“三叔,我们来接你了,跟我们回家……”7月24日,抗联牺牲战士里佐吉的侄子里景年,眼中含着泪花,在老伴的陪伴下,向库楚河战役纪念碑献花,一边嘴中不停地叨念着,一边将碑前的泥土用红布包裹贴心收好。
70余年岁月弹指一挥间,诉不尽英雄泪,说不完抗联史。1941年6月初,抗联三支队在队长王明贵、参谋长王钧、宣传科长陈雷等同志领导下,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库楚河畔百余烈士埋骨山间,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壮歌!
70多年后的今天,在抗战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与抗联英雄王明贵次子王晓江、库楚河战役牺牲战士里佐吉亲人一同驱车来到松岭区库楚河战役遗址,在白山黑水间追忆抗联战士的英雄事迹。
王晓江回忆起父亲当年在大兴安岭抗联的英勇往事如数家珍,他向记者口述了库楚河战役的惨烈经过。他说,抗联三支队经过宝吉金矿整训后,部队人强马壮,近170名精锐骑兵转战呼玛河两岸,相继摧毁了多布库尔河流域的木业;消灭了中东铁路支线二十六号车站的敌人,解除了扎敦河伪军的武装;横扫呼玛河流域的金矿,发动工人群众,点燃了呼玛河两岸抗日烽火。接连的胜利,使敌人惶恐不安。
1942年2月初,日本关东军集结2万余兵力组成讨伐队,在飞机的配合下,对抗联三支队进行了“围剿”。惨烈的库楚河战役在支队一次战略转移中打响。
当时,刚翻过伊勒呼里山峰的三支队正在休整,支队长和几个干部去察看地形,准备伏击尾追之敌,但万万没想到往南二里多远就是敌人讨伐队的营地。铃木喜一讨伐队发现三支队后,便悄悄地占领了库楚河东西两个制高点,从东、南、西三面将三支队包围。由于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又穿着白色狍皮大衣伏在雪地上偷袭,导致三支队非常被动,伤亡较大。在敌人猛烈、密集的火力下,陈雷同志右手腕动脉血管被子弹打断,仍坚持战斗,战士任德福全身先后18处受伤。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战士们表示,只要有口气,就要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与日本侵略者拼到底!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三支队百余人的队伍只剩下25人。为保留革命火种,经四五天的突围,王明贵带领剩余的十几名队员从呼玛县金山乡旺哈达跨越黑龙江去往前苏联,休整学习,积蓄革命力量。
为纪念在库楚河战役中牺牲的抗联烈士,陈雷写下了满怀深情的诗篇——“鏖战兴安一片天,库楚河水泪潸潸,百多忠骨遗荒野,长忆英雄去不还”。抗联三支队与东北抗联将士一道,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抗联精神。
历史和人民没有忘记东北人民漫漫14年艰苦卓绝的救国抗争。1986年10月10日,东北抗日联军三路军三支队烈士纪念碑于松岭区落成,当年的抗联指挥员王明贵、陈雷、李敏参加了揭碑仪式。2006年,抗联纪念碑迁建到小扬气镇东部并加以扩建。抗联精神作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传承,激励一代又一代人。

当年抗联名将王明贵为松岭区小扬气镇抗联三支队烈士纪念碑落成写下的诗句仍然被人们传诵,大兴安岭人民怀念烈士,也向祭拜亲人的里景年夫妇敞开了热情的怀抱。本报记者冯剑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