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搜 索
亮点纷呈 各具特色 地区总工会职工“双创”活动风生水起
2017-12-22 11:13:0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李长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地区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地关于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地委规划的“六大产业”,引领职工以“创业创新”为主线,开展“职工创业致富工程”,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促进职工脱贫增收,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活动,汇聚起区域经济加快转型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引领创业,使创业成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全区各级工会通过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带领职工创业致富,发展自营经济。依托大兴安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鼓励职工大力发展北药、森林旅游、特色种植养殖业、采集等自营经济,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门路。目前,全区自营经济户收入人均达10000多元,旅游、食用菌养殖、蓝莓种植与加工、特色种养业等项目已初具规模,成为职工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区工会启动实施了“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建立了职工实训基地,制定了中、长期工作规划,共投放培训资金100多万元,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82期,已培训职工、产业大户、致富能手6000多人次,通过培训已有2000多人实现就业。培训科目涉及种养业、绿色食品、北药开发、新产品、生态旅游等8个领域。

  近年来,地区总工会每年出资200万元作为职工创业项目扶持资金,据统计,全区共筹集资金1500多万元,建立了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基金,为职工提供项目贷款360多万元,解决了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各级工会因地制宜,组建联合体、合作社,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自营经济从业户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新林区采取“支部+协会”“困难户+协会”“企业+协会”的方式,成立各类产业协会38家,吸纳会员2300余人,形成了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

  鼓励创新,使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各地根据实际,广泛创建具有特色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主要分布在林产工业、科学教育、医疗卫生、绿色食品、旅游服务及种植养殖业领域,目前已发展到35家。地区总工会连续五年组织开展营林生产劳动竞赛和技能比武,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514期、培训人员达101312人次,推动形成一线工人学理论、练技能的热潮,全面加强了营林生产班组建设,建设营林标准化作业点600余个。营林系统吸纳林业转岗职工8000多人,人均年增收6000多元,在2015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国有林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内容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呼中区房产与供暖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推出“一个思想一盘棋”的做法,提出20吨锅炉整体移除建议,为公司节省40万元的施工费用。新林区森林消防大队的风力灭火机风筒改造,提高了灭火机扑救能力,改造技术得以在全区推广。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