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届中国·加格达奇北极熊国际冬泳邀请赛上,冬泳勇士赤膊激浪,挑战严寒。 刘琛摄

加格达奇区依托优越的冰雪资源,丰富校园冰雪文化,使冰雪运动得到普及。 李明宇摄

加格达奇区突出地域优势,打造特色文化,版画、沙画、根艺、森林手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图为加格达奇沙画基地教师正在指导学生们进行沙画创作。 庄宇摄

加格达奇区全面推进实施“书香城市”建设三年规划,读书场所、阅读资源、读书组织日益健全和完善,读书活动广泛兴起。 包龙海摄
如画山水生“金银”
——加格达奇区发展旅游业纪实
□本报记者 唐国忠
山城加格达奇,依山傍水,风光无限,旅游业风生水起。
近年来,加区深度开发生态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厚、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产品,发挥兴安旅游联盟的作用,积极推动我区南北旅游圈对接。依托中心城市优势,完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加快实现从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实现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一时游到四季游”的跨越。引无数游人慕名前来,一赏北国风光。
截至9月末,完成旅游人数136.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和3%。
探索“旅游+”的新路子,开启山城“赏冰乐雪”新模式,让漫山白雪生“金银”。
伴随一届届中国北极熊国际冬泳邀请赛的火爆开幕,加区特色旅游业逐渐升温,将“冷资源”搅动为“热经济”,走出了一条特色旅游的新路子。
加区围绕“借地区之力建设景区、借机场之力引进客源、借漠河之力打造节点”的发展思路,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同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深入挖掘特色冰雪、绿色生态、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以蓝莓节、国际冬泳邀请赛、冬季汽车拉力赛等节会活动为平台,拓展旅游市场。
统筹规划,打造特色景区、景点。近年来,加区整合了南瓮河、天台山、嘎仙洞等优势旅游资源,推动漠河——呼中——松岭——加区——阿里河——呼伦贝尔旅游带资源对接;把万亩种子园、寒温带植物园、甘河水域打包进行整体规划,建成区域性旅游休闲度假观光区。
加区借助上通北京和省城、下通县区局,空陆一体的交通环境加强与北京、大连、昆明、三亚等国内知名旅游城市的合作,延伸特色旅游线路,实现客源互送、资源共享。
凸显旅游“+”的力量。“+”的对象、内容、方式不断拓展丰富,“+”“春赏杜鹃、游首府美景、品山城美食”的多元产业互动互融新业态。
山野菜、野生菌、冷水鱼等美食资源,成为加区特色美食游的招牌。
与餐饮业融合,好滋味也可让游客流连忘返。依托山特产品,加区餐饮企业研发出了具有林区特色的“山八珍”“土八珍”菜系。举办了“大美兴安,谁最美味”厨艺大赛,还成立了特色美食研发小组,吸纳向阳屯、五谷杂粮、香花冷面等十八家饭店厨师为小组成员,确定了“保留传统、研发精品、突出特色、彰显绿色、耐用期长”的研发思路,让游客充分感受到“玩在景区、吃在加区”的乐趣。
与活动融合。为打造加北、白桦两乡果蔬农产品的特色品牌,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筹划举办了“加格达奇首届乡村旅游采摘节”,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业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两乡品农家果蔬,游田园风光,享农村趣事,进而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成功的域外旅游营销活动,给加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今年,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黑龙江·内蒙古4+1旅游联盟推介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等相关展会,在辖区外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推介旅游产品。
创新营销模式。借助微信、微博等线上平台,车站、飞机场、广场等线下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旅游提供旅游动态,方便游客咨询。同时通过参与行署旅游委组织的“夏季旅游产品全网推”“知名网红走进大兴安岭”等系列营销活动,深推加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灵活的宣传模式,优质的旅游服务质量,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美食,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为了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加区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软环境,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重点对旅行社、景区、星级宾馆、饭店进行了安全检查,并签订了责任状,对星级宾馆、饭店、景区开展复核评定。规范统一的客房、餐饮、价格,提升了各个景区景点的接待能力。
培育旅游新品牌,开发旅游线路。与观光旅行社合作,设计了加区——阿里河一日游旅游线路,活跃了加区的旅游市场,盘活加区域内的景区,达到客源互送的目的。
尤其是开通了加北、白桦两乡民俗自驾旅游线路,在加北乡、老道口村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既带动旅游业发展,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为推动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今年年初,区政府聘请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加格达奇区全域旅游规划》《加区乡村旅游规划》《城区旅游主题形象设计》,目前三个规划设计初稿已完成,并已提交地区旅规委评审。
一幅加格达奇旅游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相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加区人民的持续奋进中,这片芬芳的土地必将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厚植文化发展沃土
加格达奇区大力发展地域特色文化
本报讯(见习记者丁竑棣)加格达奇区本着以文化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繁荣的发展理念,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对林区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文化产业的培育,使林区特色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发展版画产业,打造北方“版画名城”。加区区委、区政府把版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版画基地另选新址,加大资金投入,对版画基地进行整体设计、装修,建成集原创、收藏、展示、交流、教研、培训于一体的版画教育研培创作基地,为版画作者及爱好者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还在“蓝莓节”期间,邀请多家中外媒体记者对基地做专题采访。借助每年一届的深圳文博会、龙江文博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等机遇,宣传推介加格达奇版画。
扶持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摄影艺术。加区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创办了集心得交流、后期制作、作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摄影基地,经过近4年的培育和发展,这里已经成为了加区摄影艺术者的集聚地、特色文化发展的引领地、欣赏兴安美景的最佳地、感受兴安神韵的圣境地,也进一步推动加区摄影艺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推动沙画艺术发展。为扶持发展沙画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加区通过各种展会积极宣传推介沙画,并专门为被誉为兴安沙画第一人的王丽免费提供场地,筹建沙画基地,注册成立鼎尚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沙画技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文化是一座城市繁荣发展的“软实力”,更是推动城市长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区区委、区政府把推进“书香加格达奇”建设作为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培育城市精神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区还成立了大兴安岭首家读书协会——加格达奇读书协会,协会通过定期举办讨论交流、体会分享,好书推荐、诗歌朗诵、品味美文、赛诗会等分享活动,为更多的读书爱好者提供读书、交流、学习的平台,引领全民阅读。
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区区委、区政府通过完善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艺活动,逐步满足山城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新世纪广场、知青广场、北山公园广场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所。据统计,今年加区在各广场共举办文艺演出39场次,参演人数5200余人次,观众5.8万余人次,累计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15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山城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冰情雪趣”打造别样冰雪文化
□本报记者 高灵
在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中,加区人注意从文化角度审视冰雪资源,在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力实施“旅游+文化”发展战略,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
适逢冬季,这里在充分展示精美冰雪艺术及打造冰雪体育特色品牌之时,也为冰雪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体验冰雪乐趣
享受造化神奇
加格达奇作为“万里兴安第一城”,是大兴安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寒的冬天,纯净的冰雪世界,成就了加格达奇冬天别样之美。
在这里,人们用满城银装素裹的冰雪装点生活,用冬泳、冬捕、冬钓、滑冰、滑雪感受生活乐趣,用冰雕、雪雕、冰滑梯、花灯营造出梦幻、唯美、绚丽的冰雪城堡,用滑雪圈、雪地摩托车、雪地坦克车、雪地卡丁车让人们重温童真童趣、畅爽酷玩,让游客尽情享受冰雪带来的乐趣。
去绚丽多彩的兴安冰雪乐园赏冰乐雪、娱乐休闲,去最长雪期的映山红滑雪场体验别样的速度与激情,去美丽的甘河畔参加一场冬泳邀请赛来挑战极限,去风韵独特的天台山感受冬季的大美兴安,这些早已成为各地游客最开心的选择、最深刻的体验。
冰雪,在这里被注入了新的文化特质,演绎着开放包容、时尚大气、勇于创新的冰雪文化产业新路。
普及冰雪运动
传播体育精神
近年来,为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冰雪活动中,加区启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及“冰雪欢乐节”系列活动,并在每年的“全民冰雪活动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
作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加区各学校均把学生冬季户外冰雪活动作为冬季工作重点,以冰雪摄影展、绘画展、冰雪寄语、征文大赛等活动为载体,以雪地足球、雪地拔河、推冰车、冰上保龄球、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滑冰、滑雪等活动为基础,开展多样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冰雪,走向阳光,全身心体验和感受冰雪体育系列活动带给他们的健康与快乐。
足球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加区各中小学通过增加足球课时,创办雪地足球校赛、联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小足球盘活大教育”之路。如今,加区一小、加区二小等学校均被选作全国足球试点学校和省级足球特色学校,充分发挥出了足球的育人功能。
而冰雪运动不但丰富了冰雪文化,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其所传递的积极向上、尊重友谊的体育精神也将会伴随孩子一生的成长与进步。
最“酷”运动叫响冰雪旅游品牌
——加格达奇区开展冬泳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车宇
冬泳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在加格达奇,冬泳从民间组织到“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发展成今天的国际邀请赛,经历了10多年的蜕变。此间,冬泳运动渐成规模,赛事活动也更加丰富具体。如今的冬泳运动已经成为加格达奇的一张名片,吸引国内外众多冬泳爱好者参与其中,也使加格达奇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冬泳圣地”。
说起加格达奇冬泳,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王云祥和尹树茂,他们是首开加格达奇冬泳先河者。后来,他们坚持冬泳的精神感染了更多游泳爱好者加入。王云祥索性将家搬到甘河边的一间平房,他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冬泳之家”,队员也从最初的一两个人发展到几十个人。
冬泳队队员除了强身健体外,还承担了一些重大活动的表演工作,就连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也曾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兴致勃勃地观看过他们的表演。
冬泳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加格达奇,冬泳活动也得到了地委、行署以及加区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04年1月2日,地委领导亲自为冬泳协会授旗。加区区委、区政府把冬泳队作为冰雪文化品牌来打造和宣传,为其提供了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活动场地。当年4月,相关部门还专程到省商标局为冬泳队注册了“北极熊”商标。从此,冬泳队有了自己响亮的名字——大兴安岭北极熊冬泳队。
2004年,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首届冬泳邀请赛上,北极熊冬泳队第一次代表加格达奇,走进更多人的视线。
2005年,加格达奇冬泳协会正式成立,北极熊冬泳队也喜建新家。
大兴安岭北极熊冬泳队是中国最北的冬泳队,现有队员117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才14岁。
多年来,北极熊冬泳队参加各种比赛和大型表演活动50余次,均取得不俗战绩。
2004年和2005年,北极熊冬泳队在漠河进行冬泳表演,开创了中国最北最冷季节冬泳的记录,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此事。
中央5套《体育人间》栏目为北极熊冬泳队制作了两集专题片《老王与北极熊》,引起全国冬泳爱好者的共鸣和关注,北极熊冬泳队从此远近闻名,逐渐成为大兴安岭冰雪旅游的一张知名品牌。
不久,北极熊冬泳队被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冬泳协会吸纳为会员。
如今,北极熊冬泳队已经协助加区政府成功举办了9届加格达奇国际冬泳邀请赛,越来越多国内外的冬泳爱好者加入其中。
伴随冬泳邀请赛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也吸引了众多媒体前来报道。
2017年,中国·加格达奇第十届北极熊国际冬泳邀请赛坚持走“政府主办、协会承办、部门协办”的办赛之路,实行“冬泳赛事+冰雪旅游+冰雪文化+论坛”的办赛模式,引导和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赛事中来,丰富和拓展北极熊国际冬泳邀请赛的赛事活动内容,叫响加格达奇冰雪运动和旅游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来自国内的17个省市和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72支代表队慕名和应邀报名参赛。此外,还精心设计“拥抱严寒、挑战自我、健体强身、发展旅游”冬泳论坛,通过组织政府、专业人士、冬泳运动员、旅游爱好者4个层面的代表专题发言和互动,深度挖掘加格达奇冬泳圣地的文化与旅游内涵,推动“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 前锋农场修建便民路 为民办实事2021/09/30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暖心!大庆高新区开展为社区抗疫一线工作者送“国庆面”行动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