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搜 索
帮扶送暖摘“穷帽” ——加格达奇区国税局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2018-01-05 11:06:4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2017年,在加格达奇区白桦乡,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湛蓝色制服,佩戴鲜红的党徽。村中路边,他们和老百姓和谐共处;檐下炕前,他们用一言一行滋润贫困群众的心田。他们就是加区国税局党员扶贫工作队。

  脱贫致富道路通,在于群众政策懂。加区国税局发挥党员能动性,积极营造精准扶贫氛围,利用党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内部网站及时公布精准扶贫工作进程,增加群众知晓率。为提高扶贫政策宣讲的效率,党员干部定期进村入户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利用帮扶小组进村入户的机会将区政府扶贫办印制的宣传册和明白纸带进农户家里,通过当面介绍和文字宣传让群众对扶贫工作的了解更为透彻,鼓舞精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他们还积极编写扶贫信息,上报区政府扶贫办,扩大扶贫经验宣传面。

  党员干部冲在前,帮扶送暖勇争先。加区国税局党员干部坚持走访慰问,架起与贫困群众的“连心桥”。在日常入户走访过程中,加区国税局党员干部查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查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查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查居住条件、看生活环境,查致贫原因、看贫困程度。精准分析贫困原因,找准“命脉”综合施策,点中“穴位”精准发力。

  授人以鱼固然好,退而结网更重要。加区国税局党员干部积极探索造血扶贫模式,多措并举从根本上拔穷根、开富路。安排7名党员定期入户讲解政策,制订帮扶计划、填写扶贫台账、督促项目实施,并根据每一名贫困群众的个人情况对症抓药,去病除根。

  扶在点子上,帮在心坎里。白桦乡东山村的贫困户杨树文没有土地和收入来源,且没有子女。几年前妻子脑溢血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后,杨树文便留在加格达奇照顾妻子,仅凭捡取废品赚钱来支付每个月的房租以及妻子的用药费用。加区国税局党员郭广清在了解到杨树文的情况后,意识到解决夫妻二人住房是帮助杨树文脱贫的关键。半年来,郭广清多次向区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积极与白桦乡政府驻村扶贫工作组的同志进行沟通,使得杨树文的妻子入住到养老院安享晚年。

  同样住在白桦乡东山村的贫困户王玉田,家中饲养的牛犊在冬天因突发暴雪被冻死,对于原本便艰难度日的一家4口更是雪上加霜。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加区国税局第一党支部书记易保光立刻发动单位的党员干部们购买牛肉以减轻王玉田的损失,并及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进行慰问。在了解到王玉田有扩大畜牧经营的意向后,易保光积极同乡政府和区政府扶贫办协商沟通,为其争取到3万元的免息贷款。在易保光的不懈努力下,王玉田一家的日子开始有所好转,去年夏天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加区国税局的党员干部用行动暖透贫困群众的心,让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

  加区国税局干部在白桦乡贫困户家中了解脱贫情况。 朱笑安摄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