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搜 索
搭平台 聚人心 抓活动 松岭区委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
2018-01-29 10:59:0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李淑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为有效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松岭区区委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结构的流动党员,精准把脉找“病根”,分门别类“开药方”,对流动党员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切实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发挥余热。

  因地制宜搭平台,将流动党员“纳”进来。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和流动党员活动站,切实把流动党员“纳”进来,针对流动党员较为集中在加区这一实际,松岭区区委在加区西岭建立了异地实体党支部,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制作了党建宣传图板,购置了桌椅、资料柜等设备设施,并配发《党的生活》等党报党刊资料,把党支部的活动阵地的架子“搭”起来。选树党性强、责任心强、号召力强的离退休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每月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支部学习和活动。在松岭区内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针对搬迁至小扬气镇内的各镇、场流动党员,在小扬气镇先锋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活动站”进行管理,投入资金为“流动党员活动站”配备了相关设施,订购了各类党报党刊,便于流动党员开展组织生活。

  注重关怀强联系,将流动党员的心“聚”起来。在完善党员信息并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动员长期外出打工或已在外地定居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或居住地党组织,便于党员过组织生活。针对不愿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党员,采取加强党内关怀的方式凝聚人心。为616名流动党员邮寄《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一本十九大党章、一枚党徽、一斤地产黑木耳、一份征求意见表,让流动党员在感受到家乡党组织温暖的同时,为区委、区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家乡建设,增进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互动交流,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离乡不离党,组织在身旁”的氛围,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中的凝聚力。

  依托网络抓活动,让流动党员的状态“活”起来。针对外地的流动党员,采取“互联网+党建”的教育管理模式,与流动党员建立起“线上+线下”的教育沟通渠道,进一步激活“休眠状态”的流动党员,提升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引导力。6个社区党组织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之家”,确定一名联络人,每月给流动党员打一通问候电话,增进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沟通了解。社区“流动党员之家”通过设立手机短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每月至少为流动党员发送一次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之余,能够时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关注家乡发展现状,为家乡发展当好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信息员。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