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搜 索
人勤冬不闲 创业正当时 ——松岭区发展管护区经济系列报道之二
2018-02-11 11:29:1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博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进入冬季,松岭区1.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覆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天气格外寒冷。

  但寒冷挡不住人们的热情。走进大扬气林场环宇303工段,一派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帐篷里林场职工忙着为前来就餐的游客准备“工段饭”,滑冰场上游客们滑爬犁、抽冰尜玩的正欢,集材拖拉机、运材车前人们竞相合影留念,院内十多名工人正忙着砌冰灯……

  “大扬气林场积极响应地委行署发展管护区经济的号召,利用林场原综合队院落,倾心打造环宇公社303工段体验式旅游点,原汁原味地还原当年木材采伐生产、生活场景,让游客置身其中就仿佛穿越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采伐工段现场。”大扬气林场场长关成国对记者介绍说。

  303工段火了,元旦期间订餐竟然一桌难求,很多人不惜长途跋涉驱车来到这里,就是想感受林区开发建设时期的生产生活情景,体验老知青、老林业工人的光辉岁月。

  在303工段火爆开业的同时,距离大扬气林场30多公里的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熊毕云正在忙着给自家的煎饼铺安装暖气。“天太冷了,装上暖气,让客人们热热乎乎地吃饭。”熊毕云说。

  熊毕云有摊煎饼的好手艺,但由于新天林场市场小,销量不大,她就经常带着煎饼坐火车到加区、松岭销售,奔波辛苦却收益不多。林场了解情况后,将场区西侧的管护站改建成特色旅游驿站,2017年9月,熊毕云的“熊大妈煎饼工坊”在驿站开业了,每天打电话预定或亲自前来品尝煎饼的人络绎不绝,月销量很快从500张增加到了3000余张。在经营煎饼的同时,店里还提供本地特色餐饮,销售林场地产黑木耳、蘑菇、沙棘果酱、蓝莓果酱等山特产品,使企业和个人实现了双赢。

  “每个林场、管护区都要切实发挥组织优势,带领职工积极发展林下种、养、采等特色产业,把林场、管护区、管护站打造成为集森林防火、资源管护、旅游观光、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这是松岭区委、区政府对发展管护区经济提出的要求。各林场、管护区积极响应,在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管护区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异彩纷呈。

  随着金莲花人工栽培技术的成熟,今年壮志林场、绿水林场也引进了金莲花栽植项目,目前金莲花幼苗正在温室里培育,6月份就可以移植到地里,当年就能产生收益,而且一次种植可以连续收益七八年,效益可观。

  古源林场施业区飞龙山地质公园内的石林、杜鹃花和彩绘岩画,堪称“三宝”。这里是松岭区岩画数量最多且最为古老的岩画集中地,创作年代可追溯到1万年以前甚至更早。古源镇围绕彩绘岩画主题,在主要街路两侧建设微景观,利用林下废弃物堆砌“重熙累叶”建筑,积极打造“岩画小镇”。

  那源管护区、砍都河管护区、石头山管护区则一边抢抓营林抚育有利时机组织职工开展抚育作业,一边结合单位实际谋划蜜蜂养殖、山产品采集、旅游观光等项目,积极探寻发展管护区经济的新途径。他们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研究分析观光游客的需求,切实满足旅游观光者游、采、吃、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核心竞争力形成和组织产业创新。食材主打山产品特色,肉食类是以管护区绿色养殖的牛、羊、猪(野生二代猪)为主,禽蛋(森林鸡、鸭、鹅)为辅的绿色餐饮,同时提供山野菜等天然绿色食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