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搜 索
加大投入 建立机制 精准发力 呼玛县帮扶困难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2018-02-28 10:43:1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丁竑棣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呼玛县制定出台多项举措,创新扶贫攻坚模式,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帮助、扶持创业、医疗救助、上学资助和社保兜底等措施,确保困难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按照精包扶、强思想、促产业的原则,这个县研究制定了多项精准扶贫措施,实现了扶贫政策的全覆盖,各级党委政府和县域内相关单位认真履职尽责,深入帮扶村,以党建带扶贫为抓手,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多方面入手,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按照省地要求,对所有贫困人员进行重新建档立卡,按照标准进行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对“户档案”“村级档案”“县级档案”进行了规范和完善,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们还从县直各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采取脱岗包扶的方式,使广大党员干部下沉到村、扶贫到户。

  在扶贫工作中,这个县坚持“五个一批”到村到户。针对因病、因灾、因学、因残等不同致贫原因,制定出台建卡贫困户五大分类救助办法,在落实精准扶贫措施上下真功夫。建立帮扶台账,明确帮扶内容和责任人,精准实施了低保“兜底”、医疗救助、贫困学生救助与帮助就业、产业扶贫、“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共兑付到户扶贫资金1100余万元。

  为建立干部帮扶长效机制,这个县出台《关于开展“联乡帮村包户”扶贫行动建立干部帮扶长效机制的通知》。把对已脱贫和新增贫困户至少帮扶3年作为帮扶工作的一项政治任务与责任,并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建卡贫困户分类救助办法及方案》,对因学、因病、因残、因灾等贫困户实施分类救助长效机制。

  医疗、教育、住房保障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为此,这个县投资46.5万元为三间房村、达拉罕村、大砬子村、嘎鲁河村新建了村卫生室,配备了村医,确保了贫困人口都能享有基础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纳入财政补贴,使贫困人口医疗问题有了更多的保障。在教育保障上,这个县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学前助学、中小学生住宿和就餐补助、高中住宿补助等政策落实到位,2017年,发放春季助学金17.125万元,资助贫困高中学生155人;为42名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免除学杂费1.05万元;为10名贫困大学新生办理助学贷款。为解决贫困户危房问题,他们积极想办法,采用维修、置换、村闲置房安置、幸福大院免费安置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解决贫困户刚性住房问题。除了村闲置房和幸福大院免费房安置外,在第二批扶贫资金中按照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安排了近23万元的维修资金,用于改造维修5个乡镇35户贫困户的房屋。同时,呼玛镇13户贫困户还全部入住了幸福大院,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危房问题。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这个县还加强了对贫困人口的小额意外投保工作,防止贫困户因病、因灾返贫。按照上级政策,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了小额意外保险,2017年,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赔付,赔付总额度1.7万元。这个县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查摆问题入手,不断深化整改措施,对省、地检查组反馈的相关问题和意见,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推进会,认真梳理出21类50项整改意见,并由各相关部门进行问题认领,要求限时整改,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