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519个村民的原始村落,2017年却实现纯收入1154.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2万元;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全部回村创业,再无一人离家……喜人景象来自于漠河县北极镇北红村,村民们都说:“不出门就把钱挣了,咱还往外跑啥。”
位于黑龙江畔的北红村距离漠河县130公里,村子2011年才通上电,村民靠种地、打鱼维持生计。由于村里耕地不多,村民务农收入有限,全村519名村民,常年有200多人在外地打工。
近年来,在国家推进实施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漠河县目光向内,瞄准了北红村原始村落的古朴风貌和自然风光,积极鼓励和扶持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业。就拿家庭宾馆建设来说吧,面积120平方米的木刻楞,村民只需承担10万元建设成本,其余资金由政府兜底,而且当年建成当年投产,不少村民靠经营家庭宾馆一年时间就赚回了个人投资成本。
2016年,县里给北红村接上了百兆光纤,村民们陆续用上了无线局域网,原来闭塞的小村庄一下子通上了信息高速路,由此带来的“头脑风暴”让村民们眼界大开,观念大变。村支书赵民兴告诉记者,以往冬天村民就是在家喝酒打麻将,如今却从来往游客的“找北游”中摸索出了赚钱的道道。从前大白菜卖到县里也就8毛多钱一斤,现在腌酸菜炖杀猪菜卖给游客,身价立刻就翻了好几倍。
家乡旅游的持续升温,唤醒了外出打工游子们的乡愁,他们购买了单程车票陆续返回北红村,经营家庭宾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相关产业。村民程鹏前几年一直在哈尔滨建筑工地做钢筋工,去年回到村里,经营起家庭宾馆,预计年纯收入可达4万多元。“守家在地就把钱赚到手了,谁还愿意抛家舍业的出去刨食啊?”程鹏的一句话道出了村民的心声。北红村的村民们现在过上了“坐在炕头数票子”的滋润日子,再也没有了“返城”的念头。
目前,北红村已建成68栋家庭宾馆,有20多户村民从事捕鱼业,46户村民经营冬季马拉爬犁等游乐项目,8户村民购买了私家车为游客提供出行服务,其余农户发展棚室经济为农家乐饭店供应绿色蔬菜。“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北方农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他们的家,从未像现在这样温暖。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