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森防
搜 索
构筑“防火网” 惠农保生态 ——十八站林业局林农联防工作纪实
2018-04-25 10:24:23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张清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十年难育一棵树,星火能毁万亩林。”要想守住绿水青山,首先要把好森林防火这道关。

  十八站局总防护面积723287公顷,施业区内含2县4乡23个行政村屯,约1万多农业人口,林农混居严重,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针对这种实际,林业局积极探索森林防火工作新思路,开创了联防连心、联动连责、互利双赢的林农联防工作新局面,从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林农和谐防火网”,实现了1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高起点打牢林农联防基石

  十八站局与当地政府、乡镇、村屯共同确立了“共防、共扑、共管、共建”的工作思路,实行管区责任制度和领导包保制度,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明确森林防火职责、任务,实行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行政领导负全责的责任体系,从地域上、人员管理上、宣传教育上全面划分责任,实行属地管理和交叉管理,做到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为确保林农联防工作取得实效,林业局成立了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组,编制详细的工作步骤和计划,明确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防范区域,详细标明道路、河流、池塘、桥涵以及进兵路线、扑火兵力和扑火装备等相关情况,将预案细化到林班、小班,提高各项预案的实际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了林农交错地带防火工作层层有人管、环环有人抓、上下贯通的责任链和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

  高标准推进林农联防协作

  针对施业区内林农交错、林情社情复杂的实际,十八站局从强化村民防火意识、落实防范措施入手,从思想认识、宣传教育、包防责任、联控联防4个方面推进林农联防工作深入开展。组织人力为辖区内农民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单、讲述火灾事例,增强农民防火责任意识;与乡村政府共同建立了合理、可操作的森林防火规章制度、村规民约,做到有关制度上墙到户。为强化防火宣传效果,林业局为施业区内4乡1镇23个村屯免费发放宣传物品,建立“防火一条街”,逐户签订“一对一”森林防火责任状,并发放宣传单,确保宣传教育面达100%。高火险期间,组织防火文艺宣传队深入各乡镇村屯进行“点对点、一对一、面对面”的宣传教育。施业区内4个乡18个行政村屯共组建7支农民扑火队,重点村屯都有一支10人到2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

  高规格设计确保联防双赢

  为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森林防火的积极性,林业局采取将村屯周边防火隔离带无偿转让给农民耕种、划定草塘沟系让农民放牧等有效做法,让农民承担起林地的资源管护、森林防火责任;为杜绝农民在春耕秋收前任意烧荒、烧地格子等行为,林业局派出专业队伍,分期分批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农民实施计划烧除,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作业习惯,变点烧为粉碎、深耕;对农民的林间流动管理实行乡村防火通行证制度,乡村防火通行证由局防指统一印制,免费发放到各村屯,村民出行时由驻村防火员或村长签发;在入山采集管理上,由林业局划定采集区域,深入乡镇村屯为农民办理发放入山采集证,乡政府与林业局签订防火责任状,入山采集人员由乡政府统一组织和管理,报林业局备案,并落实义务宣管员、跟班作业人员和防火负责人等。通过为农民主动服务,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林业工作的热情,扭转了单纯依靠林业职工从事防火和管护事业的局面,取得了林业保生态、农民获利益的“双赢”效果。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