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政情
搜 索
发挥优势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2018-05-02 14:21:24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马春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正引发大健康产业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为林区休闲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我区在全面停止商业性木材采伐之后,在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进程中,在林区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上瞄准了这一新兴产业,凭借供给优势打造出具有林区特点的休闲健康养老产业需求项目模式。

  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休闲健康养老IP发展新模式。IP就是个性和稀缺性。“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得天独厚的IP生态资源为发展休闲健康养老产业送来了“东风”,也为正处在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林区,开出了“药方”、注入了“生态新功能”。一是借“天然氧吧”做强“森林旅游+休闲养老”。坚持自然和谐的理念,积极促进森林旅游与森林养生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高端休闲度假养老养生产业。二是借“气候条件”做大“候鸟旅居+休闲养老”。积极发展夏季养老产业,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拓展中端候鸟式养老、异地养老等服务新业态。三是借“资源禀赋”做活“林下生态+休闲养老”。凉爽夏季、青山碧水、清新空气和绿色食品均是林区发展养生养老产业的巨大优势、热点和卖点,发展中医药保健、疗养健身、特色膳食、康养咨询等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精心开拓休闲农业田园养生商业发展新模式。田园养生,是以乡村田园为生活空间,以农作、农事、农活为生活内容,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达到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康体疗养等为目的的一种生活休闲方式。作为国有林区,也有农业县、农业区,在转型发展中,这一发展模式可以为林区发展提供助力。一是营造休闲度假的“静养”。寻找一片净土常常是旅游者、特别是老年人选择田园休闲度假的主要动机。我区农业县、区打造度假项目、空间、氛围以及建筑风格的“静”,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实质,通过沉淀浮躁与喧嚣,释放郁闷与压抑,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养生、保健、治疗的作用。二是构建农业体验的“动养”。田园农耕不仅包含乡村农耕劳作活动,更重要的是挖掘一系列体现生命本源的生活方式和元素,诸如田园采摘活动,是农业养生与近郊休闲旅游结合的主要形式。三是构筑文化熏陶的“和养”。“与世无争、自给自足”是农业文化的精髓,相关项目的规划开发必须围绕田园文化这根主线,塑造完整的乡村文脉、凝聚本土文化个性、拓展文化空间,从乡村建筑、旅游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旅游商品等方面体现田园文化、乡土文化的精髓,使之与养生主题更好地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休闲健康养老产业涵盖医疗服务、保健休闲、营养食品、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功能,是一项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它的供给端和消费端所构建的是一个具有巨大经济拉动力的产业体系。

  (作者单位: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