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搜 索
为经济发展引来“源头活水” ——十八站林业局管护区经济发展纪实
2018-05-03 14:51:38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张清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兴安四月,放眼十八站林业局,真可谓春色满园,到处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旅游业、养殖业、加工业等百业兴旺,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为经济发展引来“源头活水”,管护区经济正引领着十八站林业局经济展翅腾飞。

  注入活水延长产业链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管护区经济重要的是找准切入点。经过深入调研,十八站林业局确立了“产业带动创业、产业拉动经济,局场两级全覆盖”的经营思路,并为7个管护区投入资金21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扶持,让各管护区自主经营、自我谋划,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发展壮大管护区经济。通过产业创业项目带动,吸纳职工共同创业。全局7个管护区依托自身优势发展了10余个创业项目,新增的创业项目涵盖特色种植养殖业、旅游服务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以及北药种苗繁育和蓝莓收购加工4个领域、5个行业,让管护区经济成为带动职工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截至目前,全局226名职工组成了18个联合体,投资791万元,新增创业项目21个。食用菌产业实现总产值3243万元,中草药产业总产值11057万元,森林食品总产值1035万元。

  自我发展打造新亮点

  管护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十八站林业局充分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管护区经济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带动职工增收致富的新动力,成为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白银纳管护区依托地理优势和吴八老岛的历史文化,开发界江旅游及“江上人家”餐饮项目,重点推介本地农家菜和江鱼宴。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200多批次,营业额达到20余万元。查班河管护区重点打造萨吉满盛山景区,2017年共接待游客18300人,带来旅游收入200多万元。十八站管护区在“65生态园”打造生态文化景区园,形成了集食用菌、生态猪、冷水鱼养殖和粮食酒酿造、水上观光为一体的管护区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年创产值达几百万元。永庆管护区以开发旅游产品为突破口,成立了杨柳岸根艺厂,使一堆堆废树根变成了“金疙瘩”,产品远销全国20余个地市,实现年收入10余万元。

  项目带动做强硬支撑

  项目建设是发展管护区经济的生命线,也是增加职工收入的希望所在。十八站林业局围绕“六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把项目建设作为调结构、增效益、促发展的重要任务。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业,积极推进中草药种植加工项目,为大兴安岭北极五味子人工繁育种植萃取建设工程投资785万元,用于繁育基地温室、喷灌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兴安岭中天康达有限公司种植北药水飞蓟3000亩、黄芪800余亩、菟丝子450亩。

  依西肯管护区开发高端面粉加工、精炼食用油加工项目,成立大兴安岭驿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筹集资金184万元建设了小麦和豆油加工车间,引进全国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日生产小麦、豆油8吨,并推出“十八驿”牌面粉和豆油。为延长产业链条,管护区采取“管护区经济+职工自营经济”的模式,扶持鼓励职工开办粮油销售门面店。通过本地专营店、地区代销点及网络电商、微商等多种渠道,直接销售粮油482吨,实现利润7.7万元。

  人心思上,风帆正满。十八站林业局以超常思维、超常举措,在发展管护区经济的大道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为实现新的跨越奠定基础、积蓄力量。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