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搜 索
凝聚脱贫志 欢度文化年
2018-02-08 14:54:4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车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2017年6月,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开展定点驻村扶贫工作,13支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蹲点”驻村,吹响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进攻号角。定点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扶贫项目落地生根、扶贫政策惠及农村、扶贫措施初见成效,一道道被攻克的难题在驻村日志中记载、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群众中传颂、一幅幅暖心的画面定格在新农村。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不仅帮助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更把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了偏远乡村,把地委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的信心带到了农村。大兴安岭日报从即日起开辟“驻村扶贫蹲点记”专栏,全面、深入地报道定点驻村扶贫工作,为全区扶贫工作凝聚正能量、传播新时代脱贫攻坚好声音。

  自从大兴安岭地区开展定点驻村扶贫工作以来,在党的惠民政策支持下和驻村扶贫干部的努力下,加区、漠河县、呼玛县、塔河县的13个村子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村民与驻村干部从互不相识到相亲相爱,贫困户家庭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贫困户通过创业成功脱贫……眼下春节临近,各村都热闹了起来。大红灯笼挂起来了,欢快的锣鼓敲起来了,幸福的歌儿唱起来了……

  为了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在物质脱贫的同时也能实现精神脱贫,加区加北乡党委和五一村扶贫工作队邀请5位地区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为加北乡贫困户义务写春联,给村民送去新春的祝福。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书写着独一无二的春联。村民们驻足欣赏书法家笔尖的“舞蹈”,一副副喜庆的春联成了抢手的“精神年货”。在2个小时的时间里,书法家共为贫困户书写了200余副春联和无数张字体多样的“福”字。

  在漠河县兴安镇大河西村村委会,一场以“携手老乡、圆梦小康”为主题的迎新春茶话会在村民欢快的集体舞中拉开帷幕。歌曲《映山红》《最亲的人》,三句半《歌颂十九大》,广场舞《格桑花》等村民自排自演的节目精彩纷呈。迎新春茶话会是地区驻大河西村工作队为村民打造精神大餐、过好文化大年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工作队以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着眼点,精心组织开展了“幸福大河西、欢度文化年”系列活动,除了组织文艺演出以外,工作队还组织村民开展了扑克、象棋、跳绳、踢毽子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村民增强健康意识,摒弃“猫冬”、赌博等不良生活习惯,既锻炼了身体、愉悦了心情,又增强了凝聚力、提振了精气神。

  地区驻呼玛县北疆乡嘎鲁河村工作队组织举办了嘎鲁河村首届迎春联欢会,这也是这个村1979年建村以来第一次举办联欢会。联欢会定于下午召开,但上午10点多村民们就陆续到齐了,布置演出现场、准备演出道具。平日寂静的村委会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联欢会在东北大秧歌中拉开序幕,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三句半《咱村来了工作队》,回顾了驻村工作队为村里发展建设做的点点滴滴,表达了村民对工作队的认可和感激。整场演出持续近2个小时,最后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自从工作队来了以后,我们村民的生活跟以前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老百姓都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漠河县兴安镇大河西村村民张禄说。而第一次参加迎春联欢会的呼玛县北疆乡嘎鲁河村村民李范更是兴奋不已:“俺们村头一回开联欢会,虽然我都快70岁了,也抢着表演了好几个节目,扭秧歌、唱歌我全上。以前冬天大家都在家‘猫冬’,开了这次联欢会以后,我们决定成立秧歌队,既能锻炼身体,又增加邻里之间的感情。”李范的喜悦心情,不仅仅源自于一场破天荒的联欢会,更来自于工作队进驻之后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去年9月份,工作队在村里建了一个金莲花示范基地,又申请了50万元资金准备今年建个油坊。他们还新建了村委会,打了两眼机电井,宽带、路灯都是新安装的。村民们的日子就像这眨眼就到的春节一样,伸手可及,有了盼头。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