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按照地委关于城镇居民和林业职工脱贫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认真组织实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引领,精准发力,狠抓落实,确保了大兴安岭城镇林业扶贫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今年年初以来,作为大兴安岭地区城镇居民、林业职工精准扶贫牵头单位的大兴安岭地区总工会,紧紧围绕地委中心工作和林区转型发展大局,一手做实做靠职工自营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引领职工创业增收;一手兜牢民生底线,在困难职工扶贫攻坚战中精准发力,着力改善民生,在转型发展中展现了工会组织的新作为。
今年,大兴安岭地委把扶贫攻坚列为“一号工程”。在全区城镇居民、林业职工扶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地区总工会被地委委以牵头单位的重任。年初以来,地总紧紧围绕地委“一号工程”,按照习总书记来黑龙江在国有林区伊春调研时提出的“转型发展,民生为要”和全总、省总“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要求,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把林区职工解困脱困作为重中之重,带领全区工会干部,投身到这一伟大实践中去。
顶层设计,牵头组织实施——地区总工会承担起牵头部门的重任后,从框架设计、方案制定,身份识别、建档立卡到检查督导、稳步推进等进行周密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各级工会组织行动迅速,从谋划思路、制定方案、调整机构、抽调人员、组织实施各环节,快速跟进。全区各地通过入户调查、走访,将全区2145户林业职工纳入精准脱贫工作目标,其中因残致贫257户、因病致贫957户、因学致贫506户,其他原因致贫591户。各地还建立起详实的贫困家庭档案、脱贫台帐,科学分解任务目标,采取就业脱贫、创业脱贫、医疗脱贫、教育脱贫、低保兜底的“五个一批”的办法,计划用三年时间使城镇林业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目前整体工作已全面有序展开。
精细操作,不搞大水漫灌——按照地区总工会的总体部署,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城镇林业扶贫办公室的职能,督促各县区局落实帮扶主体责任,各责任单位立足实际,因人因户施策,推送精准服务。对具备创业条件、有致富愿望的职工,开展“菜单式”、“互动式”培训和“送科技到家”、“科技驻镇”活动,使他们掌握一至两项技能,以作为增收手段,为脱贫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入户对接,研究制定脱贫项目,已落实脱贫项目90个,帮助贫困户落实创业贷款130万元;对因学、因病、残疾、意外等原因致困的9945个家庭,找准了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政策的契合点,研究落实教育援助、医疗帮扶条件和申报程序;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在落实低保、社保、医疗、教育等政策保障方面做好衔接,为进一步落实政策保障和低保兜底做好了准备。
形成合力,完善推进机制——面对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的实际,地总要求各地要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确保实现各项工作任务。一是成员单位形成合力。把民政、教育、医疗卫生、财政、人社等26个部门纳入领导小组,充分整合和发挥各部门职能,通过争取资金、扶贫政策、扶贫资源,为各类贫困家庭提供援助。二是帮扶人和帮扶对象形成合力。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各级领导干部与帮扶对象结成对子,其中县处级干部286人,科级干部6595人,共结成帮扶对子5984个。三是政府与企业形成合力。大兴安岭林业企业地方管辖权在各县政府,林业职工的社保、低保的政策兜底要与当地政府协调才能落实。阿木尔林业局主动与漠河县政府结成对子,为落实林业职工的政策扶贫,建立起了良性沟通机制,为低保社保兜底提供了保障。四是社会力量形成合力。积极争取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者、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壮大帮扶力量。
近日,地区总工会又召开全区工会干部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全区城镇林业扶贫工作,要求各级工会一定要本着“绝对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理念,发挥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优良传统,举全会之力,全力组织、精细实施。各级工会干部尤其是工会主席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检查、亲自落实。各地脱贫办公室要切实加大推进力度,突出工作重点,真抓实干,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落实好各项任务如期完成。日前,地区总工会班子成员各带一组已分赴包片负责单位,对扶贫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