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县党组织建设紧紧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主旋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始终倡导基层首创精神,用创新激发党建活力,一个个基层党组织、一名名党员干部凝聚在鲜红党旗下,在林区经济转型、扶贫攻坚、各项民生工作中叫响了北极党建先锋品牌。
新年伊始,在先后4次被中共中央、中组部表彰的漠河县前哨林场,迎来了首批外地20名学习参观的党员,学习林场党总支先进经验,参观林场的“党建+会务经济”场所和转型带动项目,并在党建陈列室庄严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此次外地党员学习参观活动,标志着前哨林场转型发展“党建+会务经济”初具规模。2017年,漠河县委、县政府把前哨林场获得4次中共中央、中组部表彰的荣誉作为红色资源,投资230万元兴建了党建展馆和党员干部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共培训党员干部4期,创效9.6万元,先后接待全省、全区、内蒙古等地的党员参观学习1200余人次。同时,在北极村5A级景区建立流动党员驿站,叫响了“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先锋品牌,先后有1124名流动党员走进驿站,开展微党课活动40次,重温入党誓词58次,署名留言1580条;为找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路径和平台,明确固定党日制度,先后组织党员干部2800多人次“走进街区净化环境、走进温室帮种抢收、走进前线护林防火、走进群众脱贫攻坚”等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千余次;探索“党建+”创新机制,把党建对接产业、项目、民生和扶贫工作,全县推出“党建+”项目222个,落实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覆盖率达到100%。对全县223名书记述职考评,实行党建目标签状管理,1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转化,5个支部进入先进行列。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行地缘依托、资源衍生、资产盘活、服务带动、项目共生的“五型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8名,通过党建促脱贫攻坚,7个村集体收入达到79.72万元;在“网格党建”便民方面,推行“支部上网格、党员在网格、服务进网格、共建联网格、特色兴网格”,使党建水平和社区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在机关开展了“强基础、走基层、练好基本功”活动,党支部创建10星支部,党员干部围绕“接地气、结亲戚、解难题、借外力”联系服务基层,机关干部“思想练真功,业务练专功,作风练硬功,服务练实功”,解决机关党建“灯下黑”现象;在国企中推进“好班子、好队伍、好制度、好机制、好文化、好效益”六好党组织创建,助推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同时,两新组织围绕“搭机构、达标准、打品牌、大作为”,非公企业建党组织18个、社会组织建党组织6个。6个非公企业联手助农,在大河西村投资68万元建设米面粮油深加工项目,当年村集体收入实现21.3万元。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