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转型发展
搜 索
走上转型发展升级路 ——松岭区发展管护区经济系列报道之四
2018-02-23 10:10:0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博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松岭区精心打造南瓮河景区,着力建设大兴安岭南部旅游带重要节点。

  管护区经济是重塑林业企业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林区转型发展大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发展才是硬道理。松岭人居安思危,主动作为,切实增强发展管护区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思想观念升级、管理方式升级、产品附加值升级,努力把管护区经济发展成为林区转型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思想观念升级

  松岭区委提出,发展管护区经济要设定红线、不设上限,只扬鞭子、鼓励创新,不搞一刀切。各林场、管护区党组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优先、规划先行、错位发展”原则,将发展管护区经济与野生资源培育经营、林下北药种植及相关产品加工利用和森林景观开发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林场、管护区由原来的木材生产车间转变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为生态食品业、生物医药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撑。以管护站为辅助节点,通过开展林下采集、种植、养殖,或对林药、林果等野生植物资源的采集抚育和集约经营,或通过林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或通过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增加管护区(林场)和职工收益。

  管理方式升级

  这个区把林场和管护区作为发展管护区经济的主体,承担起企业有效益和职工有收益的职责,摒弃以往无偿、免费使用厂房、林地等资源的观念,将免费使用资源转换为有偿使用资源,把个人分散销售转换为集体统购统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环宇公社303工段是大扬气林场响应发展管护区经济的号召而重点打造的体验式旅游点,利用林场原综合队院落倾心打造,原汁原味还原当年木材采伐生产、生活场景,让游客置身其中就仿佛穿越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采伐工段现场。林场在建设和运营303工段过程中,坚持林场主导、市场运作、规范发展的原则,林场作为经营主体出资源、出资金,林场职工作为建设者和运营者按劳取酬,并建立了完备的运营收支账目。

  砍都河管护区依托南瓮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区位优势,在旅游沿线设置蜜蜂养殖场,注册“百花”牌蜂蜜商标,为旅游观光客提供天然纯正的百花蜜,实现年产值近30万元。

  产品附加值升级

  林下山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如何,受气候条件、采摘时机、丰欠年等因素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很多产品都是初级加工产品,缺少后续加工和销售环节,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如何提高单位产品附加值,是摆在每个生产销售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这个区鼓励各生产销售企业和采集户、种养户在现有基础上搞深加工,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林下产品附加值,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我区有着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金莲花、黄芪、野玫瑰等深受消费者欢迎。一般情况下,采山人都会把采集到的金莲花、黄芪、野玫瑰等山产品卖给收购商,收购商再将这些产品卖给药企或者包装、加工后高价出售,赚取高额差价。

  为了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大扬气林场引进隐茶杯项目,看似普通的纸杯,不用放茶叶,只需冲进开水就能“变”出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在大扬气林场臻品园山特产品公司展厅,工作人员为参观者们展示了隐茶杯的神奇。他们还将地产金莲花、黄芪、野玫瑰等山产品由个人分散销售转换为集体统购统销,由原来“论斤买”变成现在“论杯卖”,实现了林场和职工群众收入的双增长。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