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全面实施森林提质增效暨森林景观廊道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全域绿化增量提质,让绿色成为林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和最持久的优势。
立足长远规划,让“绿色号角”吹得更响。制定了《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提质增效暨森林景观廊道建设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坚持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主,兼顾森林景观及果材兼用林建设,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着力抓好主要公路沿线森林景观廊道建设。坚持统筹兼顾、科学施策,结合公路建设、湿地保护、旅游发展,因地制宜、因林施策,由近及远、成沟系推进,确保实现持续经营。严格按照中央投资森林培育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依法依规使用资金,根据培育措施和生产条件的不同,实行差别单价、动态管理、总成本控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设景观廊道,让“大美兴安”颜值更高。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在主要公路沿线打造森林景观廊道,计划打造廊道3478公里,综合经营面积93649公顷。针对不同林分条件采取人工造林、补植补造、森林抚育经营等措施,促进公路两侧植被恢复。对宜林地进行人工造林,对取料场、岩石裸露等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采取客土、围堰等方式进行造林。林缘线200米以内的区域,植苗以经济、景观树种为主,与乔灌结合,重点植苗西伯利亚红松、樟子松等常绿树种,适当穿插栽植兴安杜鹃等花灌木,计划三年内在主要公路两侧林缘线10米范围建设杜鹃花海工程。
提升林分质量,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大力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坚持宜抚则抚、宜补则补、宜造则造、宜促则促、宜播则播,对郁闭度0.5以上的林分开展森林抚育(其中郁闭度0.5~0.6的进行森林综合抚育),对郁闭度0.2~0.4的林分开展补植补造,对郁闭度0.2以下的宜林地开展人工造林,全面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按照提升标准、打造样板的思路,对以往村屯绿化、美丽乡村(镇、场)建设成果进行提档升级,对新组织实施的村屯(镇、场)绿化高起点设计、高质量施工,利用三年时间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镇、场)的建设水平。
强化苗木培育,让“绿色屏障”根基更牢。加强国有保障性苗圃的建设和管理,加大西伯利亚红松、樟子松、云杉、沙棘、花灌木等造林绿化苗木的培育力度,加强对自产苗木和外调苗木的监督检查,保证造林绿化苗木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监测预报、预防除治,确保森林资源、造林绿化成果持续得到巩固。加强营造林生产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技能,为科学开展森林经营提供人才保障。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