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奋楫争先抓创建 履职尽责促发展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公安局文明创建工作纪实
时间 :2015-10-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走进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公安局,贴在墙壁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格外醒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兴安岭地区的全体民警来说,不只是口号,早已成为它们的一种习惯,早已融入到它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公安局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当作促进公安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开展系列主题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创建工作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使公安工作更好地融入大局,公安机关更好地融入社会、公安民警更好地融入人民,为林区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践行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忠诚公安”

  抓灌输,筑牢忠诚理念。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安机关内全领域覆盖、全方位推进,该局在公安网上开设核心价值观专栏,将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文件及时转载,将核心价值观学习内容纳入中心组和党支部学习计划中,坚持领导带头学、专家辅导讲、集中封闭学、座谈讨论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学习,利用机关LED屏营造学习氛围,在全警开展“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使民警在思考中学习、在交流中践行,使“24字”在公安机关落地生根,践行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抓训练,提升执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训练,最大限度提升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每年年初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培训内容和重点。选派教官到外地学习培训,注重培训成果转化,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警种、不同方式的培训班,建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影像实弹射击训练馆,提升民警实战技能。组织各警种大规模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举办青年岗位能手比武竞赛,选拔业务尖子。在全省公安机关实战练兵比武中,该局获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民警素质的提升推动了核心价值观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抓典型,强化引领示范。注重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适时推荐重大典型。成功推荐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加格达奇区公安局交通民警牟清元;全省唯一的“全国最美警察”当选者—塔河县公安局局长刘亚友;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漠河县公安局80后女民警田坤。重大典型的推出,振奋了整个队伍士气,局党委因势利导,组建“全区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报告团”,让先优典型在全区做巡回宣讲。通过“身边人”为基层民警“传经送宝”,使学习先进化“虚”为“实”,变“无形”为“有形”,让核心价值观在民警心中“生根发芽”,全体民警自觉向身边先进典型靠拢,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有12个基层单位受到地级以上表彰奖励,19名民警受到二等功以上表彰奖励。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打造“清正公安”

  挥重拳,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打击犯罪,雷霆出击,坚持命案必破的理念,加大命案侦破力度,连续4年现行命案全部侦破,被评为全省侦破命案工作先进集体。深入开展命案追逃,追逃比例达80%以上。开展侵财性犯罪打击,成功破获系列扒窃案、撬盗临街商铺案、抢劫案等串案,破各类经济案件10起,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实现近10年发案数最低的突出业绩。保护生态环境,将“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做为公安机关的重要使命开展工作,深入开展“兴安四号、五号、六号”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乱砍盗伐、沙金盗采、乱捕乱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竭力查处各类森林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加大火案的侦破力度,2013、2014年火案侦破率均达100%。

  筑围栏,天罗地网守护平安。深入开展“守护平安”专项行动,以加漠公路及加区、塔河、漠河等中心地域为重点,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顿,严厉打击酒驾、疲劳驾驶、超载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重点时段战备值班,连续多年未发生亡人火灾事故。加强技防建设,推进“天眼工程”,全区建设完成公益性视频监控点2200余个。依托公路收费站、木材检查站在省、区的交界处设卡,确保重大刑事案件发案后实现“四门落锁”。深入开展“扫黄扫赌”、“打四黑除四害”、“网吧治理”专项行动,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净化群众生活环境,大兴安岭实现12年罂粟零种植,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警种铲毒先进集体。在全区实施“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巡逻”机制,为各地公安机关配发27辆巡逻车,加大巡逻防控力度,让人民群众“白天见警力夜晚见警灯”,成功举办“兴安-2014”地级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反恐演练,增强对犯罪的震慑力,实现了群众安全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的优良业绩。

  强作风,秉公执法严格规范。加强警队日常监督,严格执法办案程序规定,配齐单警装备,各地各执法单位建立了规范的执法办案区,保证执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实行执法办案网上流转,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加强对执法办案质量的检查,每年都组织专门人员深入执法单位检查执法案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对各执法单位纪律作风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开展因执法不规范引发信访问题责任倒查,规范民警执法办案行为。行署公安局连续11年被行署法制办评为执法先进单位,连续8年位列考评第一。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打造“为民公安”

  把群众的要求做为第一导向。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满足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组织开展“110”主题宣传、“3.8”打拐宣传、 “5.15”打击经济犯罪宣传、“6.26”禁毒知识宣传、“11.9”消防宣传、“12.2”交通宣传、“12.4”宪法宣传。送法进校园,公安民警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各警种做客电视台《视点》栏目,向观众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举办公安文艺汇演,将公安工作和法律法规用自编自唱的歌曲、音乐快板、说唱等艺术形式进行演绎,提高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

  把群众呼声做为第一信号。组织民警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屯、进住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警民恳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民警进社区网格开展志愿服务,访贫问苦、结对帮扶、帮困助学。经常性地组织民警参加义务植树、清理居民区小广告、义务献血、清理白色垃圾等公益活动。与加区二小特教部聋哑学生们建立了长达10年的共建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誉。

  把群众满意做为第一目标。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窗口单位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为企业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在办理护照工作中开通网上预约、节假日延时办理服务、按需申领和邮政速递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办证群众。最大限度压缩办证审理时间,为群众解决户口、身份证等特殊需要问题70余件。制定出台30项便民利民措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8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车辆落户服务,为群众提供考试预约服务等,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达到98.18%。

  行署公安局党委用扎实稳健的创建成果向人民报告: 2012年被授予全区创建“三优”文明地区先进单位、全省“创业、创新、创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被授予度全省、全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大兴安岭地区平安建设综合评定排名全省第一。行署公安局连续6年在全区“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单位评比中进入优胜单位行列。2015年,行署公安局步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

编辑:曲慧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