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白山下的“最冷小镇”呼中,处处可以见到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面对停伐后接续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没有非林非木企业的窘境,呼中区3126名党员,33个直属基层党组织,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引领和激励着呼中百姓不断前行。
今年初,呼中区委向全区党员干部发出号召:“要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上档次、上台阶、上水平,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好务、保好驾、护好航。为建设呼中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职工群众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呼中区委从解放思想着手,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书记讲党课活动,在全区党员干部中掀起了解放思想、比学赶超的热潮,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经济转型的“呼中方法”。
呼中区把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作为抓工作促发展的基础,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呼中区委书记带头讲党课,每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包片单位,开展“送党课到基层”活动。同时,这个区还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纳入党建工作重要日程,充分发挥党校、党员活动室、电教中心等媒介作用,强化对党员的学习教育。
区领导一班人轮流深入基层,分片包干,联系群众,指挥生产,扎扎实实地帮助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同时,在职党员以“一个身份,两个舞台”的方式实现了“双岗、双责、双管”。2014年呼中区党委获得了“黑龙江省学习型党组织标兵”等荣誉称号。2015年呼中区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创新党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善行呼中、美在大岭”主题实践活动热潮。
呼中医院医护人员佩戴志愿者标识上岗,与孤寡老人、“三无”老人、军烈属等特殊困难群体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其进行免费身体检查、发放健康宣教手册、赠送常用药品,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实施长效动态化的健康管理机制。
碧水林场党委推出的“党心聚民心,支部牵头项目”活动,培养了一批党员扶贫能手和模范带头人,为职工排忧解难,提供技术信息、政策扶持及销售渠道。
碧水社区70多岁老干部许钦恩,退休之后自己养奶牛40多头,月平均纯收入2500余元。他扶持了蒋四等3名贫困户走上了脱贫之路。采运大队党支部针对停产后职工无活干的情况,利用大队院里产权改革和结构调整后闲置的厂房和院落,为4名下岗职工提供养殖黑木耳场所,在支部牵头下,现在院内养殖黑木耳20万袋,成为黑木耳养殖大院。截至目前,在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帮助下,这个区职工群众黑木耳养殖数量达到了5500万袋,预计将创产值1亿多元。
如今,呼中区处处体现着“人人奋发向上、各个争当排头”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