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凝聚“工匠精神”擦亮“龙江制造”
时间 :2015-11-0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当下,我们要抓紧制定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依托龙江装备制造业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大力推动工业制造行业加快发展。我们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规模效益;要打造品牌,特别是民用工业产品品牌;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发展“龙江制造”。

  第二届中俄博览会(第26届“哈洽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后博览会”的思考仍在继续发酵。笔者就注意到,在展会的机电展区,参展企业和展品的档次较往年明显提高,浓缩了制造业的精华,让“龙江制造”展示出底蕴与新姿。这让笔者想起了央视曾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里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的神话。

  我省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大省之一,“龙江制造”代表着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黑龙江工业基础雄厚,既有哈轴、阿城继电器这样曾经显赫一时的国内知名老企业,也有为国家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国一重、哈飞、哈电这样的装备制造企业,还有哈工程、哈工大这样卓越人才队伍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一流学府。这些都是“龙江制造”重新崛起的优势,无论是我国的航天还是航海事业,都离不开黑龙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人才。当然,我省仍然还有一些处在沉睡中的老工业品牌,正期待一缕春风唤醒。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如同“德国制造”一样,“中国制造2025”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近期,“工业4.0”这个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的概念,频频被提起,与此同时,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也呼之欲出。在今年的多个工信部内部会议上,工信部都曾要求要抓紧推动“中国制造2025”。

  今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传统制造业大省,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发展规划尤为迫切。9月15日,全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要求,重新焕发“龙江制造”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重要贡献。9月16日,省工信委再次就此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我省《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全省工信系统要学习先进经验,转变思想观念,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促“龙江制造”焕发新生机。

  制造离不开工匠,更离不开工匠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他们千锤百炼打磨“中国制造”,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工匠人才,更需要他们所秉承的工匠精神。有了他们和他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我们的“中国制造”、“龙江制造”才会不断创造辉煌。

  当前,抓紧制定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依托龙江装备制造业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优势,大力推动工业制造行业加快发展。我们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规模效益;要打造品牌,特别是民用工业产品品牌;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发展“龙江制造”。

编辑:曲慧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