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转型发展
塔林 全民创业的热土
时间 :2015-11-30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时值11月,我区已经进入隆冬季节。16日,记者来到塔河林业局塔林林场塔南管护站。走进屋内,管护站站长缪喜祥和管护员刘立志正在为刚宰杀完的大鹅褪毛;管护站北侧的鸽舍中,鸽子正“咕咕”地“唱着歌”;西侧用铁丝网围起来的1000平方米场地里,雪兔在自由地奔跑;南侧的围栏中,几十只大鹅悠闲地在雪中“漫步”。

  在塔林林场,像缪喜祥和他所带领的管护员一样投身创业的职工不在少数。林场发出鼓励职工寻找项目、增收致富的号召后,职工积极付诸行动,在林场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塔林林场已经是一派创业劲头足、创业项目多的繁荣景象。

  “一站一品”推动职工致富

  在全民创业工作中,塔林林场把职工增收致富和林下资源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创业致富思路。通过政策扶持,以检查站、管护站为基地,引导职工以入股、合伙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养殖,“一站一品”推动职工致富。2015年,各管护站、检查站计划饲养莱茵鹅1500只、鸡2000只。塔南管护站和七支线管护站用铁网圈起林间空地尝试饲养野兔,目前已建成养殖基地2个,饲养野兔60余只,仔兔发育良好。林场还有3个管护站一直在饲养美国白羽王肉食鸽。林场通过对养殖户的帮扶,帮助他们成功树立了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在浆果采摘期,林场实行弹性工作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职工可以上山采集山产品,以增加收入。

  典型领路“明星”领跑

  自全民创业工作开展以来,塔林林场不断选树、扶持致富能手,发挥他们在增收致富中的示范作用。党员藏顺清以“生态养殖”为理念,在塔林施业区三支线饲养优良品种肉牛30头、马70匹。西戈养殖专业户甄淑琴,今年养“小笨鸡”1000只、鹅500只、鱼5000公斤。木耳养殖户王富春夫妻二人通过木耳养殖,不仅供儿子上完了大学,而且还为儿子买了楼房,娶了媳妇。这些鲜活的典型,使林场广大职工开阔了致富视野,启发了致富思路,坚定了致富信念,推动了全场致富工作的开展。

  呼玛河两岸蕴含丰富的野生五味子资源,早在2008年,林场已经组织职工对部分五味子进行了保护和人工移植。近两年,在县局的大力号召下,林场进一步对野生五味子资源进行了调查,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去年,林场在塔南七支线12公里处,种植赤芍50亩,今年在西戈种植赤芍100亩。林场还在塔南林下经济示范园区栽种20000余株蓝靛果,经过两年的管理,长势良好,植株已全部开花结果。

  打牢园区基础夯实发展平台

  为充分发挥林下经济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塔林林场干部职工共清理园区内废弃菌袋300万袋,维修养护公路8公里,清理边沟16公里,新挖边沟900米,维修、更换涵管12孔,新挖大棚排水沟800余米,为30多栋大棚铺垫鹅卵石,改造供水线路300余米,改造供电线路500余米,消毒灭菌使用白灰1400余袋,为养殖户顺利入驻园区做好一切准备。园区共建黑木耳、灵芝、猴头、人参等养殖大棚91栋。对园区所有网格、公路、展厅门前防水坡进行维修,绿化公司为园区边沟铺草砖,对园区环境进行美化、绿化,把园区建成了一个花园式园区。今年,林场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菌类养殖,由三个支部牵头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共集资15万元,养殖木耳、灵芝、蘑菇,共养殖木耳27万袋、三年生灵芝2万袋、蘑菇2万袋。生产木耳干品8000公斤、蘑菇干品1000公斤,干品已全部销售完毕。

  “这些都是客户订的,就等着他们来取了。”采访过程中,缪喜祥指着管护站外窗台上处理干净的40余只大鹅和10余只鸡介绍说。草地鹅、森林鸡、美国鸽、奔跑兔,这些都是塔南管护站的特色创业产品。明年开春,他们还要在管护站院中用山丁子嫁接沙果树,前院种果树、后院搞养殖,平时干工作、闲时搞养殖。缪喜祥说,今年有很多人找他买雪兔和鸽子,他坚决没卖,因为他要把这20余只雪兔和近70只鸽子当作继续创业的“种子”……

编辑:曲慧
相关新闻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