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列车到哪里,问候到哪里;文化列车到哪里,温暖到哪里;不论你身在何方歌声送给你……”就像这首哈尔滨铁路局文化列车的主题曲一样,他们将欢声笑语一路送到铁路职工身边。11月24日,文化列车开进哈铁局牙林线182公里看山值守点,为海拉尔工务段54岁的看守员班华忠一个人送上一台演出。(11月29日《光明日报》)

以往听说过的一个人演出都是给高山海岛的士兵,哈局的文化列车给一个人送上一台演出还是头一遭。可以想见,当文化列车开进班华忠的值守点,给他一个人演出的时候,这个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的养路人是怎样的激动和欣喜,这是怎样的最高褒奖和无限荣光?
那么,老班有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赢得这样高的礼遇?看老班的履历是一条平凡见证伟大的路,他做了旁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在牙林线182公里看山值守点地处大兴安岭北坡,四周荒无人烟,每天有12趟列车从这里通过。铁道线一侧有近500米的线路临山,山体呈90度角垂立,是山体落石频发的高危地段,在夏季汛期时更为明显。老班独自在这里值守了7年,每天风雪不误在这条铁道线上往复巡视,清理危石、滑沙,守住了大山深处的列车安全。
其实,哈尔滨铁路局的管辖范围大多处于高寒偏远地区,像班华忠一样独自坚守的职工不胜枚举。而今,把文化列车开到工作条件简陋、文化生活贫瘠的山区,凸显出哈局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企业文化建设,以实现人与企业共融。
探究哈局文化列车走进偏远山区给一个人演出,温暖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在于暖心。哈局秉承的是“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文化列车到哪里,把温暖和关爱送到哪里,是真正把企业文化成果与职工分享,让职工更有尊严有干劲有奔头。这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