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大兴安岭检察分院让工作在百姓中开花结果
时间 :2016-01-1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东北网加格达奇1月11日讯  (吴迪 特约记者 曹伟)“张书记,您看我们检察院的检民联系牌挂在哪里?”“和社区民警公告牌挂在一起吧,群众一看就知道。”新年伊始,大兴安岭检察分院的干警就来到红旗社区更换新的检民联系牌,并给社区群众送去法律“红包”——新印制的检民联系卡。这样居民今后有法律疑问,都可以随时电话联系检察人员解答。

  多年来,大兴安岭检察分院坚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实现检力下沉、促进检察工作“接地气”的落脚点,把服务群众融入各项检察工作之中,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法律守护神”。

  开门纳谏树立执法公信力

  “我们已经公示了规范执法13条问题清单,欢迎大家监督。”新年伊始,大兴安岭检察分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检察员、人民监督员、社区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自曝家丑”。

  自去年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大兴安岭检察分院坚持把群众关注点作为工作着重点,采取案件评查、意见征集、实地督查等多项举措,解决司法理念、制度落实、创新意识、责任追究、执法能力等五个方面中存在的不严不实、司法不规范问题。该院下发了《关于做好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工作的通知》,通过登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意见箱和开设网络信箱等方式,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把存在的司法不规范问题找准查实,切实提高专项整治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

  截止目前,该院已经征求意见10余场次,发放征求意见函1000余份,召开座谈会2场次,收集到意见建议80多条。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纠正不规范执法行为的方式,让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和成效,切实感受检察执法公信。

  搭建平台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我们小区从2011年5月起自来水就开始发黄、浑浊、家里人都不敢喝。”加区某小区居民向前来走访的大兴安岭检察分院预防科干警说。了解情况后,该院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检验,查明原因后,向加区环保部门下发了检察建议,建议得到了极大反响,地方政府投资了840万元资金进行了排水网线的改造,居民终于吃上放心水。

  近年来,大兴安岭检察分院围绕地委的中心工作,在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五大领域开展专项检察工作,就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为解决个别地区交通不便、群众到检察院不易的问题,该院派驻韩家园林业局检察室依托检察专线网,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群众可以直接在派驻检察室与派出检察院的反贪、公诉、控申等职能部门进行视频对话,反映诉求,缩短了老百姓与检察院的距离。

  聚焦热点筑牢惠民领域职务犯罪“防火墙”

  “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是当前社会各界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大兴安岭检察分院机关始终保持惩治职务犯罪高压态势,突出查办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住房保障、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职务犯罪。”大兴安岭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金力说。

  该院根据林区发展实际和预防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预防工作重点,对林区国有企业、水利、税务、交通、金融、电信、医院、政法、民政及财政等系统或部门开展定期警示教育活动。自2014年以来,先后组织相关系统和部门近30批次、800余人参观警示教育基地。

  同时,该院对进场交易的建设工程、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等招投标行为实施法律监督,将报名、开标、评标、定标活动等环节均纳入监督范围,提高监督实效,推动招投标活动更加公开、公正、透明。

  截止目前,该院派员对70多个项目涉及5千多万元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进行了现场监督,发现并纠正问题13个。

  擦亮窗口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为做好服务,大兴安岭检察分院以控申接待大厅为依托,建成集视频接访、举报投诉、案件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检务中心”。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公开承诺等制度。对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不予提请抗诉决定书等终结性法律文书实时公开。建立案件公开查询系统。

  开展了“检察开放日”,活动,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平台,开办检察门户网站和“兴安检察在线”微信公众互动平台,开通“兴安检察”微博,实现检民无缝隙联络,让阳光检务看得见,让检察维权在群众身边。

  在2016年开年的全院干警大会上检察长王金力说。“人民群众是检察工作的源头活水,我们要走进群众、融入群众、贴近群众,让检察工作在百姓中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曲慧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