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速生丰产林林木成材至少需要7年,但吉林森工集团决策层着眼长远,以极大的胆魄在环洞庭湖建立基地,提前为集团后续发展培育资源。
尽管红松果林进入结果期需要25年,短期无法从中获益,但吉林森工集团湾沟林业局决策层目光长远,一任接着一任干,即使更换了主要领导,也从未停止过果林建设步伐。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意志值得我区学习和借鉴,同时也必将成为林区转型期、攻坚期制胜的法宝。
纵观吉林森工集团的转型之路、改革之路与今日的大兴安岭颇有神似之处,2005年,吉林森工人先一步面对企业改制、资源危困的瓶颈难题,从那时起,“三六八九”战略就成为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引领他们走过了十个年头,走出了困顿,乃至看到今日之勃勃生机。当前,我区正处在转型发展爬坡过坎阶段,我们必须强化问题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提振精气神,正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挖掘优势,实事求是,科学谋划好发展思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功成不必在我,科学谋划林区转型,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历史观、全局观,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这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用心、用脑、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功成不必在我,科学谋划林区转型,就是要迎难而上、克难而进。尤其是我区全面停伐后,有的对林区转型发展的信心不足,悲观失望,唱衰大兴安岭、抹黑大兴安岭。有的工作不在状态,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遇到困难就躲,碰到矛盾就绕,影响了地委重点工作的落实。当前,各地、各单位、各部门更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经受住转型期各种风险考验,全区上下一心、抖擞精神、奋发有为,精准把握新思路,全力实现新突破。
为政贵在行,力行能兴业。在林区转型期,愿我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对定下来的工作部署要一抓到底、善始善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坚信我们只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兴安岭的生态环境优势、特色资源优势、水经济优势、文化富集优势、政策叠加优势、社会稳定优势,就会开创出林区转型发展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