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六进网格”服务群众
时间 :2016-02-26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王平

  2015年,呼中区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办法,采取“落实责任进网格、了解社情进网格、阳光帮扶进网格、信访稳定进网格、解决民生进网格、督导检查进网格”的六进网格措施,全力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有效地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进网格帮扶送温暖

  结合本区实际,呼中区将“服务接力8+8”活动和“阳光帮扶行动”作为开展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延伸和拓展,系统全面地落实了联系群众工作。全区29个处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2个困难户,8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每人帮扶1个困难户,全区共帮扶困难户130余户,提供资金和物资总值30余万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400多件。成立专业志愿者服务队14支、直属志愿服务队10支,志愿者4500余人,开展政策宣传300人次,打扫卫生、维修电器等义务献工1000多次,捐赠衣物2000多件,资助贫困学生150多名,资助资金10万余元。为了提高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既救急又救贫,区局大力开展了全区创业工作,目前,呼中区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33个,争取全民创业小额贷款945万元,全区黑木耳养殖达到3200万袋,3000余名养殖人员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抚育野生蓝莓994亩,采摘340吨,人均增收4000余元;种植脱毒马铃薯3000亩,实现产值540万元;森林鸡、冷水鱼、火鸡等林畜产业养殖人员人均年收入2万余元。

  进网格化解社会矛盾

  在呼中,从每位处级领导干部到每位科级干部,都有各自对接联系点,同时还对各镇、社区、网格的58个重点信访户进行了包保。近年来,棚户区改造建设工程大面积展开,动迁、分房涉及到千家万户,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区委书记李军、区局长刘少义同志多次深入棚户区调研,面对面地倾听百姓的意见,针对棚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了常委包片、部门包段、机关干部包户的包保责任制,使信访工作真正延伸到了基层,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去年以来,区级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27批次279人次,协调解决27批次,办结率100%,切实做到了事事有回声,件件有回复,真正做到了为群众排忧解难,确保了社会稳定。

  进网格解决民生问题

  民生是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呼中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群众的意见,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集中梳理、认真解决。截至2015年12月,发放低保资金1297.7万元,医疗救助210人次,发放救助金127.9万元,临时性救助困难人员810人,发放救助金59.82万元。资助参险2962人,资助金额34.1万元。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各种补贴33.2万元。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区局积极筹措资金,投入10余万元解决了党员阵地设备陈旧问题,投入52万元解决了呼中镇北秀社区活动场所改造问题,投入49万元修建了职工活动室,投入103万元修建了服务中心,投资120多万元对呼中镇社区卫生院进行了改造维修,投资460万元对全区六所学校进行室内维修、操场硬化,区第二幼儿园正式开园,并通过面向社区招聘的方式招聘教师10名,为区医院增添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等设备,填补了呼中区卫生行业数字化X线诊断的空白,投资260多万元对新建路、新南街等路段进行亮化,对镇内四条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为镇内11个小区20公里路面铺设混凝土。为18~35号老楼新铺彩钢瓦、粉刷外立面。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得到了百姓的好评,解决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使“三严三实”真正落到了实处。

编辑:曲慧
相关新闻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