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玛县公安局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孩,民警与之沟通后,得知这名年轻女孩姓郭,24岁。她说自己家住呼玛镇荣边村,患有白血病。自2015年查出病情后,经一年多的治疗已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但病情仍不见好转,现急需进行骨髓移植救命。直到此时,才从养母口中得知自己是90年代初被抱养的。她请求公安机关为其寻找生母,或许还能找到一线生机。
听了郭某的陈述,现场民警无不为之唏嘘,大家都想尽全力为女孩找到生母,因为亲母女骨髓配型成功的几率非常高,只要找到生母,那么郭某就多了一丝治愈的希望。局领导立即指示治安大队和相关警种互相配合,全力帮助郭某查找亲生母亲。
然而,因为被疾病折磨得太久,加之寻亲心切,郭某情绪失控,完全无法配合民警对其基本信息的调查,始终坚持让民警为她采血,进行DNA比对。民警耐心向她解释,公安机关的DNA血样是为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拐卖人口犯罪而建立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备案。按照郭某自己的描述,她是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协商抱养的,不属于失踪和被拐卖人口,通过比对DNA信息寻找到亲人的可能性非常小。民警希望她能尽可能多地提供被抱养时的信息,以便帮助她从其他渠道进行查找。但郭某对这个解释表示强烈不满,她嘶吼着对接待民警说:“你们怎么就不给我采血呢?你们快给我采血,只有采血,我才有活着的希望,否则我就活不了啦!”
为了稳定郭某的情绪,民警立即联系技术人员为其采样。但考虑到郭某是白血病人,血小板非常低,很容易因采血而血流不止,发生危险。经过细心解释后,郭某同意进行唾液取样,为提取DNA信息做好准备。
为了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民警派车接来了郭某的养父母,详细了解郭某的身世及病情。民警通过了解得知了郭某是1991年在我省某市职工医院出生,生母于某,现年约45岁左右,系吉林人等信息,局领导立即指示治安大队和呼玛镇长虹派出所迅速查找郭某的落户档案,并利用全国人口信息系统查找其生母于某的信息。然而,系统中显示吉林省有200多个与郭某生母同名同姓的人,经初步排查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面对200多个同名同姓的“于某”,民警没有退缩,再次逐个分析了这些人的年龄和身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确定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的于某为重点查找对象。得到这一信息后,民警反复拨打平西乡派出所、平西乡政府、四平市铁西公安分局电话,终于通过平西乡派出所联系上了平西村的尹书记。尹书记听完简要情况后,爽快答应等晚上回村时帮助查找一下。
此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郭某因未得到确切信息情绪再次亢奋,在县公安局办公楼的大厅撕扯、辱骂民警,砸毁烟缸,推倒花盆。面对郭某过激的言行,民警理解她作为病人心态和想法,不计较其偏激行为,而是一直耐心地安抚。等候电话反馈信息的时间虽不是很漫长,但却令人焦虑。负责联系尹书记的民警带着焦急的心情,每隔一段时间便拨打尹书记的电话询问查找结果,直到第二天上午11时许才接到了尹书记主动打来的电话,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于某了解情况后立即承认了是郭某生母这一事实。民警迅速将这一喜讯用电话告知了郭某,至此郭某寻亲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而参与寻亲的民警在经历了20小时的紧张工作后,终于收获了丰硕果实,实现了郭某寻找生母的心愿。
目前,郭某的亲生父母已经在来呼玛的路上,母女即将团圆,郭某的病也有了一线治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