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区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的第三个年头,站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松岭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地坚持生态优先主体地位不动摇,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途径,寻找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的结合点,倾力打造生态优、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主旋律唱得更加嘹亮。
保护生态守住绿水青山
这个区围绕生态环境主题做文章,切实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神圣使命。为妥善解决停伐后林业职工安置问题,先后成立园林绿化处、全民创业办和那源、砍都河、石头山3个管护区,转岗安置林业职工256人,向环卫、物业和营林抚育等领域分流安置林业职工824人。曾经拿着油锯、斧头的林业工人,踏上了“由伐转护”的新征程,实现了“转岗不下岗、分流促发展”的目标。
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松岭林业局作为国家林业局确定的15个森林经营样板基地建设单位之一,按照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以恢复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林占优势的顶级植物群落、形成健康稳定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为目标,确立了7种模式、11种类型的经营思路,完成样板林建设规划任务2850公顷,努力构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同步发展,为全面提升我国森林经营水平提供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
坚持环境为先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优先战略。这个区积极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十三五”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盗伐毁林、乱捕滥猎、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等行为。在现有森林资源管护体制基础上,准备增加2~3个管护区,进一步缩小管护半径,实现森林管护全覆盖。切实抓好森林经营工作,采取林场组建专业化营林生产小队、转产转岗职工集体成建制转岗、营林防火管护队统一整编使用的方式,保质保量完成各项营林生产任务。严格执行公示制、合同制和实名制,坚决杜绝外委作业、层层转包等行为的发生,为林业干部职工增收创造条件,确保持续增加职工收入。
优势转化做强特色产业
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松岭区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强区”战略,着力打造产业有支撑力、产品有竞争力、企业有发展力的产业集群,切实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实力。
这个区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加快推进寒带生物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以林格贝集团为龙头的生物科技产业集群。林格贝公司作为寒带生物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从深山小作坊式的家族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股份制生产企业,2015年成功登陆新三板,全年销售收入实现9539.86万元,同比增长176.63%,税收实现534万元,同比增长115%,对拉动地方经济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壮志岔路口钼铅锌矿项目作为我省推进的大项目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松岭区的重点扶持项目。目前,这个项目46项前期手续已办结33项,“双超”试验也得到国家安监总局的批复,其他手续正在积极协调办理中,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为地方经济发展再立新功。
以相对优势旅游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兴安首府一小时经济圈”的地域优势,这个区坚持差异化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松岭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深度开发“湿地自驾游、产业观光游、红色教育游、生态养生游”等旅游产品。目前正全方位推进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壮志岔路口绿色矿山、东北抗联遗址等景区景点建设,努力叫响“国际湿地、世界钼都”旅游品牌。
与此同时,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积极引导职工群众大力发展森林牛、森林猪、森林鸡等特色动物养殖业,适度扩大黑木耳等食用菌栽培规模,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技术成熟、效益显著的种植养殖典型大户,使之成为“群众看得到、技术用得好、信息传得快”的典范,进而达到“抓一户带一片、抓一块带一方”的效果,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