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艳军是呼中林业局防火办的职工,他积极响应号召带头创业,依据林业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养殖具有较高保健价值的生态冷水鱼。他靠着执著拼搏不服输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带动了一批创业人。
困难面前勇闯新路
今年44岁的卫艳军是一名瞭望员,妻子是碧水林场的买断职工,而卫艳军每月工资收入2000元,这对现在的家庭生活来说是杯水车薪。近年来,我区大力扶持职工创业,卫艳军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寻求一条让生活富裕起来的出路。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呼中镇养鱼户何立光和碧水镇养鱼户寇玉彪利用水塘养殖冷水鱼创收的经历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细心考察,卫艳军在工作施业区里的秀山分场旧址发现有一处水塘很利于养殖冷水鱼。卫艳军计划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就地搞养殖,这样可谓是两全其美。当他提出这一想法后,得到领导、同事和家人的一致赞同。
建鱼塘需要机械,对此,碧水林场给予了大力支持,派出推土机推鱼塘一干就是十几天。从2012年开始建设,经过一年的筹建,一个105亩的鱼塘建成了。
创业路上不畏艰难
创业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这句话是卫艳军开始创业后的最深体会。刚刚尝试养殖的卫艳军遇到了很多困难,一开始,几万尾鱼苗刚下水不久,一场暴雨来袭,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为了加强鱼塘的抗灾能力,碧水林场几次派出推土机帮助卫艳军维修加固鱼塘。鱼塘牢固了,养殖技术又成了另一只拦路虎。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卫艳军时常向养鱼户请教养殖方法,又从各大书店买来各种冷水鱼养殖的书籍,从中总结出养殖生态冷水鱼的办法。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一种活水河塘放牧式生态养殖的高招。就是利用水域中的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以及水生昆虫水杂鱼为主喂养鱼类,可以达到品质优、成本低,效益高的养殖成果。是一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降低成本的新型特色养殖模式。
在他精心的管理和科学的养殖下,他养殖的生态冷水鱼终于有了收获,他投入的江鳕鱼、细鳞鱼等冷水鱼一投放市场,就成了市民眼中的抢手货,市民非常认可他养殖的冷水鱼。
守业途中坚定不移
有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这话一点不假,卫艳军养鱼,就是把根扎在了鱼塘里,几年来他吃住都在鱼塘。他说,生活虽然单调点,但心里充实,特别看到鱼塘里活蹦乱跳的鱼儿,有一种打心眼儿里说不出的喜悦,往日创业的艰辛一股脑地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现在,卫艳军养殖的生态冷水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此时,有人给他出了“馊招”,让他赚点外快,到外地和其他县区局买点成品鱼投放到塘里过过水就卖,他听后回绝说,“这个买卖我不能做,人要讲信誉,讲‘德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卫艳军历经几年的艰苦努力,家庭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此时,不知有多少人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可他说:“我仅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而这艰难的一步,我要感谢领导、同行、同事和家人的大力支持。”
目前,卫艳军成立了秀山林下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人入股加入他的合作社,他建立了综合养殖生态三个园区,有野生冷水鱼、野生灵芝和猪苓3个养殖基地,有30多名职工从事生产、经营、销售等工作。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瞭望员卫艳军就是在困境中寻求出一条梦想成真的路,一条走向生活富裕的路。他说:“我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让人们看到林区里创业人的希望,看到林区经济向前发展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