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加快林区转型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论贯彻落实第六次地委委员扩大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客观分析发展形势,切实增强转型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是我们做好当前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黑龙江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考察第一站就选择了林区,在肯定广大林业职工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同时,明确表示国家对林区的困难将给予帮助,这对广大林区职工群众是巨大的鼓舞与鞭策。对我区而言,总书记龙江之行为我区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实现林区转型发展也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完成好,不能打任何折扣。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总书记讲话精神为统领,增强转型发展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迎接挑战、攻坚克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横下一条心谋发展,拧成一股绳促转型,抢抓发展良机,做好新常态下林区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使命。
要增强抢抓发展机遇的意识。我区开发建设已经历50多个年头,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生态等诸多方面也付出沉重代价。就我区的发展历程看,已失去了很多发展机遇,如果不抓住这次发展良机,迎头赶上,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林区转型规划将很难实现。实现林区转型发展不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政治考验,更是兴安人民的热切期盼。经济新常态下,我区转型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加之我区在地缘等诸多因素方面都不占优势,制约我区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攻坚克难,抢抓发展机遇?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不容回避。机遇稍纵即逝,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增强转型发展的机遇意识,认真研究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抢抓发展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聚精会神抓发展、一心一意谋转型。
要推动转型产业发展。总书记在参加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龙江调研时,总书记更是关注龙江生态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生态保护的使命和责任承担起来,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把我区的生态建设放到国家全局去考量,把转型产业的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将总书记讲话精神转化为加快转型发展的使命担当,全力推进林区转型发展。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认真执行《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在保护好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转型发展。要在围绕构建生态主导型的“六大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我区优势出发,积极探索发展接续产业新路子,找准关键产业寻求突破,真正实现把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的目标。
要解决制约转型的关键问题。总书记将制约龙江发展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三偏”,并为此开出了药方,这是加快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遵循,是我们谋求转型发展的“金钥匙”。就我区而言,同样存在一产明显偏重,二产明显不足,非公经济比重低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区转型发展。要深化对区情的认识,客观分析我区的“五大优势”、“五大短板”,发挥政策措施综合效应,有的放矢地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扬长克短。在抓住机遇,用好用足国家政策的同时,更要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机制,实现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目标,聚集更多专业人才为我区转型发展贡献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