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组织机构开展调查摸底精准施策扶贫
我区城镇居民林业职工脱贫工作稳步推进 参与城镇林业扶贫帮扶结对的处级干部共286人,科级干部6595人,结成帮扶对子5984个
本报讯(龙翔远 记者鞠春艳)近日,地区城镇林业扶贫办公室组织人员利用半个月时间,实地走访全区各地,通过召开座谈汇报会、查阅内业档案、深入贫困家庭和创业基地现场等形式,对城镇林业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督办。
年初,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地委、行署郑重承诺到2020年实现全区城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奋斗目标,并且将城镇居民和林业职工纳入扶贫开发总体大局。据统计,按照《大兴安岭地区城镇居民、林业职工脱贫工作实施方案》中贫困家庭的界定标准,经过调查、复查核实,全区已认定的贫困户21064户,40459人,其中困难职工占职工总人数5.9%,困难城镇居民占城镇居民总人数9.4%。主要致贫原因包括因病致贫、因丧失劳动力致贫、因学致贫以及其他原因,其中因病致贫占总贫困数比重最大。城镇居民低保人数占总人数67%,林业职工低保占总人数3.9%。
记者了解到,全区各地及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大兴安岭地区城镇居民、林业职工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研究谋划城镇林业扶贫工作的整体思路,将这项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管理,纷纷成立组织机构,抽调精干力量,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从整体看,新林、十八站贯彻落实最到位,成效最明显。新林、呼中扶贫办为常设机构定编定岗;漠河、塔河、呼玛、加区分设农村扶贫、城镇扶贫办公室,城镇林业扶贫办设在县(区)总工会,其余单位均按非常设机构设置。新林区委书记孙森、区长蒋迎娟对城镇林业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就实施方案制定、机构设置、人员抽调多次过问,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区委专门成立了扶贫办公室。
按照《实施方案》提出的精准识别的要求,全区城镇林业扶贫工作各主体单位3~4月份开展了大规模的摸底调查、复查工作。在此期间,各地实行处级领导“包片”、包镇、社区制度,深入每家每户,采集各项基本信息,做到“六清”,即“家庭情况清、致困原因清、技能特长清、就业愿望清、培训需求清、创业情况清”。以此为基础,各地相继建立基础档案,严把入口、出口关。从建档立卡情况看,新林、松岭、十八站、图强都建立了较规范的档案,有13个单位已建立县、镇(场)两级贫困家庭档案,有11个单位建立了扶贫台账,其余单位档案资料正在逐步完善,全区贫困家庭精准核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下一步的城镇林业扶贫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动态监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区城镇林业扶贫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机制,不仅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而且强化了处级领导包镇(场),领导干部、机关单位、党支部包个人的措施,制定了定期例会、汇报、督查、问责等制度,为脱贫工作深入开展、抓出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了解到,全区参与城镇林业扶贫帮扶结对的处级干部共286人,科级干部6595人,结成帮扶对子5984个。新林区28名处级干部以“一帮二”形式与56个贫困家庭结成对子,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帮扶83个困难家庭,区委书记孙森主动与帮扶户谢立军家对接,出资5000元为其购买了发动机,帮助联系贷款3万元,同时还为其解决两年房屋租金4000元,扶持其家庭致富项目。阿木尔局分别结成四类“1+1”对子,即领导干部和贫困户、创业典型户和贫困户、营林队和贫困户、林业局和漠河县协同对子,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把就业需要、创业需求、兜底脱贫全部纳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