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用信念凝聚力量:干部培训班学习综述
时间 :2016-07-26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用信念凝聚力量

   ——全区2016年第23期、2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综述

   □本报记者唐国忠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盛夏时节的地委党校,处处涌动着一股学理论、提素质、强能力的学习热潮。

  上半年,历时4个多月的全区第23期、24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分别在地委党校举办。集中学习、井冈山红色教育、社会实践锻炼分步组织实施。

  从“主业主课”、“结构化研讨”、“现场教学”、“领导干部上讲台”到“严肃考纪”……点击今年两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关键词”,创新之风扑面而来。

  突出主业主课,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有新加强

  在党校集中学习的时间里,学员们从基层一线的“热运行”转换到理论殿堂的“冷思考”,为增强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本领积蓄着正能量。

  地委党校自去年末大幅度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专题课程的占比。两类课程总专题数达到同期所有专题总数的77.8%。远远高于在市(地)委党校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70%的要求。

  “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地委党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经典著作导读课作为重要课程。”指导老师们说,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让学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

  这两期培训班还开设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马克思主义系列经典著作导读及毛泽东的原著导读等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目的是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着力点强化了党性教育,每个主体班次都设置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针对不同班次的学制长短,安排充分的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两期培训班党性教育课就占总课时的38.3%。开设了党章党规党纪、理想信念、党史国史,道德品行、法治思维等教育专题。开展了走进廉政教育基地的反腐倡廉教育,赴井冈山和延安的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员提升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纪修养、作风修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教学中,先进典型示范教育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党性分析与学习实践相结合,推动学员认真践行“两学一做”要求,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为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发挥了探路石的先行示范作用。尤其领导干部上讲台,使教学层次、教学效果有了新突破。培训中,先后有15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走上讲台授课,涵盖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兴安岭区情、物价改革、消防、旅游、环保、碳汇、健康知识等诸多方面。

  地委书记、地委党校校长贾玉梅,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李树铭,地委委员、地委组织部部长、地委党校第一副校长富立波来到党校为学员授课,率先垂范,营造了“干部教,教干部”的良好学习氛围。

  讲与学相结合,变被动“听学”为主动“讲学”,既帮助受训学员学有所获,也加深了授课者自身对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原以为党性教育的课程会非常枯燥乏味,来了以后才发现,党性教育也可以让学员们感觉很快乐。”党校中青年第24期班学员感慨地说。

  突出教学特色,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有新提高

  “能够参加一次脱产学习并不容易,很多人都是带着工作中积攒的各种‘疑难杂症’而来,希望能够在这次培训时找到‘解题药方’。”这是两期培训班众多学员的心声。

  近年来,地委党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可谓灵活多样,对学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中青年干部从学习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

  新的教学方法授课的专题共计52讲(次),融入了案例式、情景模拟式、双讲式教学,结构化研讨16次、学员讲坛8次、现场教学12次。新教学方式方法比例已达到同期授课时数的33.3%。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员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现场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地委党校教学基地已经达到了9个。今年初,地委组织部、地委党校分别与大兴安岭检察分院等9家单位合作,确定了大兴安岭地区警示教育基地等第一批现场教学基地。这两期培训班主要使用了大兴安岭资源馆基地和大兴安岭检察分院展馆基地,并通过与井冈山干部学院和延安干部学院的良好合作关系,组织两期培训班学员赴井冈山和延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的使用,活化了教学方式,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取得了1+1>2的效果。

  教学上,党校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先后组织学员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上的讲话和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进行解读,结合地区开展的“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转型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专题讨论,学员撰写的学习体会文章、理论文章24篇在媒体刊发。在专题讨论中,学员结合我区实际和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十破十立”开展了“查思想、补短板、促转型”开展专题研讨。

  思想的精髓在研读中升华,智慧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学习的热潮在研讨中升腾。

  廉政教育基地和“红色之旅”亲身体验,增强了学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核心意识;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两个讲话和“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转型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讨论,增强了学员的看齐意识。真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党校姓党进专题、进头脑、进心灵。

  提升教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根本。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重点抓住教员和学员“两个主体”、教和学“两个环节”从严入手,严格评估,严肃考纪。开班之前,对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将要纳入的新专题实行“两个坚决不进入”,即试讲效果不理想、专题内容不合格的坚决不进入主体班次。这也是考核每名教师的硬指标。两期培训班的教学评估也一改以往每位学员填写一份评估表的形式,变为班级组织学员成立专门评课小组,集体商讨对教师的评估打分,更加客观的体现了评估的真实,学员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平均达97.8%。

  在两期培训班共进行8场考试中,一律题库随机筛选,做到两期班次相同考试,不同题目,并严格了保密措施,严肃考风考纪。

  一系列的严格、科学的考试设计,一举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个别干部存在的心存侥幸、投机取巧、作风漂浮等现象,切实维护党校严肃认真的良好形象。

  突出现场教学实践,信仰尊崇、理想信念有新感悟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接受教育、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为目的,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学员分别到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井冈山和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异地教学培训。

  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锤炼。借助参观革命遗址、听党课、唱红歌、谈体会等教学环节,循着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足迹,回顾那一段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聆听那一段感人肺腑的英勇事迹,体验那一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此次井冈山之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把过去从书本上和影视上了解的那一段革命斗争历史,变成了直观的、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内心深处对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敬畏,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了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中青年干部们一致认为。

  同时,组织学员实地到全区互联网产业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学习参观,直面感受我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增强了学员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参观全区廉政教育基地,一个个鲜活深刻的案例剖析讲解,加大对学员反腐倡廉教育,提升廉洁从政意识,时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突出组织管理和自我管理,学风作风、学员面貌有新变化。特别是在异地学习期间,陕西省委党校和江西省委党校组织员老师,对大兴安岭学员的课堂纪律、学员的精神风貌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大兴安岭学员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强,学风作风优。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