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正当时
——记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图强林业局育英林场党总支
□本报记者唐国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从一木独大到产业开花,转型发展路上图强林业局育英林场党总支精准定位,深入实施“聚党心、抓中心、塑廉心、赢民心”主题工程,不断补齐产业结构发展的短板,走出了一条多业并举的发展新路,一幅兴企富民的全新画卷已然铺开。
场要兴、民要富,关键要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让支部强起来,这是育英林场党政班子一致共识。聚党心是党总支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他们突出民主决策,持续巩固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地位。对待入党、提干、经济运行等重大决策执行民主集中制、集体决策、支委把关。在全林业局率先实施了“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运行机制,凡是5000元以上支出,必须经支委会集体决策。中层干部的任免,一律支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否则不予兑现工资和待遇。
其实,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这个党总支将群众普遍关心、着重关注、反映强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细致梳理、细化分解,列出问题清单,逐一整改落实。
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是他们提升办事效率的准则。党总支制定了20余项规章制度。加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凡是涉及民情、民意等重大事项都及时公布于众,并聘请3位党风监督员,把党员干部的言行置于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之下,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
翻开这个场党总支的“民情”记录本,“垃圾没人清理”、“遗属没烧柴”……一个个看似不大、但又直接影响到职工群众生活的小事得到了迅速解决。百姓的心顺了,干部热情高了,林场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上下“一盘棋”,便民服务“一条龙”,着重解决了群众跑来跑去、干部转来转去、事情推来推去等问题。如今,职工群众的满意率达到了97.5%。
面对停伐的压力,党总支不等不靠,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全民创业、职工致富上来。在全场提出了科级干部带头创业、机关干部带头集资的号召,筹集资金5万元,利用废弃教室、操场,修建了15个菌室,搭建了4栋钢构大棚养殖木耳。
近几年,全场党员干部帮助创业职工解决用水、用电及烧柴等各类问题100余件,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义务劳动2000余人次,为创业职工节约资金5万余元。还成立了合作社及种植、养殖协会,让职工创业的路越走越宽。
林场从培育本土“专家”着手,购买了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籍、资料,并组织种植、养殖大户到牡丹江等地考察,聘请区内专家及技术人员为职工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几年间,林场党总支为职工争取各类补助资金和科研经费等款项50余万元。不仅研究出南瓜与黄瓜嫁接技术、“测土配方”平衡营养技术以及野生蓝莓与人工蓝莓嫁接技术,还在种植户中推广了草莓、葡萄、特色瓜果的种植,让南方水果成功落户北极。
如今,这个林场种植、养殖大户达58户,从业人数500余人,年创产值2400万元,实现利润420万元。去年,林场荣获大兴安岭地区全民创业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