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图书馆,“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全国高校大学生诗歌文献展开幕式隆重开幕。
这次文献展为期一周,由黑龙江省图书馆、呼中区委区政府、呼兰河读书会、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联合举办。全面展现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全国高校大学生诗歌创作成就,回顾诗歌黄金时代风起云涌的大学生诗歌潮的形成、发展、辉煌历史,传承大学生诗歌文化。
这次文献展共展出1978年~1990年展品共计400余件,涉及全国各地高校120余所,分大学生诗歌文献、书稿、书序、书评、报刊等两大类10余个种类的珍贵文献。其中有曲阜师院《五四诗刊》、福州大学《春潮涌诗丛》、13所高校联办《这一代》黑白两种版本、北京师院《八十年代》等文献在业内十分珍贵,均为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全部展品由中国第一家民办诗歌纪念馆——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馆长、著名当代诗歌史学家、诗歌史料收藏家、呼中区作家协会主席姜红伟个人提供。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萧红文学院院长、诗人李琦在会上致辞说:“多年来,姜红伟以一己之力,打捞还原了八十年代诗歌创作,完成了很多人未必能完成的大事。”
据了解,八十年代诗歌纪念馆成立于2012年,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兴安之巅——大白山下的呼中区,收藏了姜红伟30多年收集的全国各地大学生诗歌珍贵文献。
呼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瑞杰告诉记者,这次呼中区在哈尔滨通过举办大学生诗歌文献展,在展现80年代大学生诗歌作品辉煌的同时,进一步宣传最冷小镇,提升呼中的知名度。
这次展览会引起了省内外诗歌界、文学界名流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陈建功、张炜、张胜友、唐晓渡等100多位著名诗人、作家、文学批评家发来题词、贺信并寄赠书画作品,祝贺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诗人还举行了“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全国高校大学生诗歌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30余位诗人、诗歌评论家对姜红伟近年来取得的关于大学生诗歌历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