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一选、看一看了,经济实惠的衣服都来买啊!”……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宽河的蜂蜜信得过,纯绿色蜂蜜保您满意!”……
“纯谷物喂养、嘎鲁河村的生态小笨鸡,100元一只,现买现杀,营养高、味道好,快来买啊!”……
各式各样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近300米的长街两侧摊床一个挨着一个,布匹、服装、鞋帽、锅碗瓢盆、蔬菜、水果、家禽及山野产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街道上人们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
这是7月28日记者在呼玛县第二个农贸大集上看到的一番热闹景象。该县借助近年来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便利条件,积极为城乡间的商品流通搭建交易平台,以活跃城乡农贸市场、繁荣城乡经济、造福边城百姓,决定从今年的4月至9月,将每个月的28日定为全县农贸交易大集日。今年的第一个农贸交易大集从6月28日正式开启。
一大早,记者就看到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商贩们,开着装满货物的汽车、拖拉机或三轮车,按照主办单位划定的交易产品区域,纷纷开始忙碌着摆放产品。
早上8时许,农贸大集上已是人声鼎沸,人来车往,叫卖声、鸣笛声汇成一片。大集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他就是三卡乡宽河村的养蜂专业户王明波!说起王明波,在全县的养蜂专业户中大名鼎鼎,他家的蜂蜜早在四五年前就注册了商标,并且通过“互联网+”、微信朋友圈等形式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产品已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而且在北京、深圳还设立了代理商,从去年秋天到现在,他家的蜂蜜已销售1万公斤左右。王明波不仅蜂养得好、蜜品质好,而且会经营、懂经销。这不,在本次农贸大集上他精心准备的价值3000余元的花粉蜜、花粉王浆蜜、蜂王浆蜜、蜂王蛹酒等产品,不到中午就销售一空,他说他真是尝到了农贸大集的甜头!
在山野产品销售区,来自韩家园村袋栽木耳养殖户李贵森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他一大早拉来的两麻袋大小适中、色泽光亮的木耳,虽然每斤40元,价格不菲,但仍备受消费者喜爱,购买者络绎不绝,很快麻袋就见底了。他说自己第一次参加大集,没敢多带,没想到这么好卖,看来以后得好好准备。
平时经营床单、床罩布料生意的刘振波,也早早把生意做到了农贸大集上。五颜六色、花样繁多的各种布料一字排开,足有20米长,显得格外抢眼。刘振波和丈夫、女儿一家三口忙个不停,丈夫卖布料,女儿打下手,她本人则用摊位旁的缝纫机现场为顾客加工床单、床罩,让顾客满意而归。问及生意咋样,她高兴地说:“不到半天营业额就赶上平时好几天的了,这样的大集办得太好了,办到了我们这些商户的心坎里,要是一个月能多办几次就更好了。”
和刘振波有一样想法的摊主还真不少。特意从加格达奇开货车赶来参加农贸大集的经营服装生意的小老板王海亮深有感触,他说:“平时开车走街串巷,最好的生意一天顶多三五百左右,可在大集上,没几个小时营业额就达到了近千元,生意很好,像这样的大集一个月一次稍微少了点,要是能多办几次就更好了。”
农贸大集上,不仅有品种繁多的商品交易,县农业局、农林科技园区、卫计局、安监局、科技局、农村信用联社等多个部门还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开展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等宣传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宣传资料。只是这次大集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待咨询人数400余人次,比平时宣传效果显著多了。
真是应了那句话,“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呼玛县的农贸大集真正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既活跃了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更方便了百姓、造福于百姓。据了解,主办方正在考虑在适当时机增加农贸大集的规模和次数。
刘振波现场为顾客加工床单床罩。

北疆乡嘎鲁河村的小笨鸡备受欢迎。

县农林科技园区的有机蔬菜展和技术咨询台。

三卡乡宽河村养蜂专业户王明波向顾客介绍蜂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