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漠河县“四位一体”经济铺就转型发展路
时间 :2016-08-13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在林区全面进入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大兴安岭漠河县紧扣“思想转变、职工转岗、产业转型”三大环节,将施业区划分为8个森林管护区,确立了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绿色矿业、对俄经贸四大转型产业,初步实现了职工转产、产业转型的良好发展业态。

  卖生态,发展旅游养老健康产业释放新需求。漠河县立足“生态得到保护、财政稳定增收、群众得到实惠”三方共赢的出发点,把生态旅游业当作林区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予以优先发展、集财聚智强力推进。以漠河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际极地奇观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首批全域旅游创建单位为契机,聘请全国旅游资深专家王洪斌教授带领的北京华汉旅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北极村旅游提档升级规划、漠河石林地质公园规划、雅克萨古城岛初步设计,并得到了陆昊省长的充分肯定。同时深入挖掘洛古河村、北红俄罗斯风情村等景区,从休闲娱乐、视觉审美、文化感受等角度出发设计旅游产品,为构建大北极村旅游格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大特色景点的挖掘力度,在现石林地质公园附近又新发现景点80多处,其中霸王龙石、龟形石、长寿山及凤凰石海、石耳山最吸引游人眼球。刚刚发现的额木尔河神龙湾景区,由神龙湾、女脚湾、男脚湾、天王台和小天王山五大景观构成。通过争取,与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签署了生态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协议,计划投资100亿,利用8年时间,综合开发北极村5A级景区、观音山及金沟谷、漠河石林地质公园、北极国际狩猎场、中国野生蓝莓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将漠河县打造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可拉动就业3000人以上。同时,在已有6条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漠河县今年又精心打造了北红村、古城岛和新探源发现的神龙湾及漠河新石林群长寿山、石龙山的两条精品线路,使游客的游玩时间又延长了3天。按照国家建设5A级景区标准,新建了北极广场,完成了北极村景区停车场生态化改造,安装了游览标识系统,完善了游客中心配套设施,景区服务功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实施改扩建机场、打通景区断头路的同时,今年又开通了“龙江之星”北极光号旅游专列,实现了从哈尔滨到漠河夕发朝至,进入漠河的客运列车,每天可达7次。上海、武汉、武夷山、海拉尔等地至漠河50个旅游专列已经列入编组,正在启动运行,可直接增加游客3万余人次。坚持高品位塑造健康养老品牌,以漠河被纳入全省8个养老服务协作联盟试点城市之一为契机,走“以养促旅、养旅结合”之路,引进了上海乐百年、上海和佑、北京裕创投资公司,实施养老公寓、旅游度假养生项目。依托北药资源,与内蒙古京南医药公司、北极村张仲景养生院合作,研发北药、医养康复、养生保健等产品,着力将漠河打造成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示范区、北极村打造成养老养生综合服务基地。不断加强养老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经过积极争取,云南华川集团拟投资6亿元,在漠河建设“超五星级国际亚健康管理中心”。围绕“把冷资源做成热经济”的思路,突出游客的参与性,打造了国内唯一的“圣诞世界”,建成了国内雪期最长的滑雪场,开展了马拉爬犁、驯鹿雪橇等大众冰雪娱乐项目,进一步叫响了北极冰雪文化品牌。

  唱山歌,发展森林生态食品业创造新供给。依托富集的林下资源,漠河县全力构建“企业+基地+职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了职工转岗不下岗,增收不减收的目标。今年上半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06亿元。为了增强职工创业致富本领,利用县职业技术学校,聘请专家学者、种养,大户,重点对转型无固定工资来源的职工和本地无收入的人员,传授食用菌、冷水鱼、森林禽畜养殖以及黄芪、灵芝等北药种植技术,累计培训职工5000余人次。积极引导职工成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联合体。目前,漠河县共发展合作社、职工联合体40余家,森林生态食品业已成为转岗安置的重要渠道。围绕建设省级生态旅游观光基地和省绿色产业创业孵化基地的目标,大力挖掘林下经济潜力,利用施业区林荫空地、河流水域,重点发展了以黄芪、五味子、沙参等为主的中草药种植业和以森林鸡、森林猪、冷水鱼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建成了前哨、古莲、宏林三大食用菌繁殖基地。目前,全县共养殖食用菌1500余万袋、冷水鱼300万尾、特色养殖达到7.76万头(只),覆盖职工和农民近万人,人均纯收入增加近2万元。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行政权力清单公示关于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举报受理渠道的公告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在全区开...大兴安岭地区2016年地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关于严禁违规举办“升学宴”的通知大兴安岭地区2016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第二批兑...节能减排——汽车驾驶节能技术关于2016年端午节放假的通知大兴安岭政府门户网站2016年一季度信息保障...关于在全区开展“寻找幸福家庭”活动的通知

编辑:邵春英
相关新闻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