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崔健)加林局严格按照地区和林业局年初“两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围绕创新发展“六大产业”,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积极营造“两大环境”发展战略,全力以赴保生态、促转型、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加快林业局转型发展汇聚了新的能量。
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根据林业局新的职能要求及施业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林场(经营所)区划调整方案》,按照森林资源分布、山脉水系、林道网分布状况、管护难易程度、管护区域内人员活动密集程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区划管护区域,分为封山戒严区、远山小队管护区、近山看护区三类。结合防火包片,实行处级干部包林场,林场科级干部分区域包小队、管护站,小队、管护站包管护员的三级包保责任制。建立了主要路口视频监控、加大飞机和无人机巡护频次、定期购买卫片判图以及重点区域管护员死看死守相结合的管护新模式,加大资源管护力度,达到森林资源管护全时、全域覆盖,进一步提高了管护质量和效果。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同时,全力加大森林培育力度。组建专业化营林队伍18个,健全规章制度15项,加强规范化作业点建设,为作业点配置了帐篷、割灌机、油锯、发电机等,规范化作业点建设达标率达100%。组织开展“三级培训”,保证职工及时学习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实行了科级干部包片负责、局场两级技术员蹲点跟班作业和验收责任终身追究制,确保营造林质量。
美丽林场建设不断加强。截至目前,加林局累计维修养护道路418公里,维修房屋1875平方米,新建房屋307平方米。修建了篮球场、排球场、图书阅览室等场所,为基层单位购置文体器材、设施140件(套)。改扩建及修葺完善职工活动室13个、437平方米。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出动志愿者1200余人次、各类车辆30台次;清运垃圾25吨;新增设垃圾箱15个。今年,这个局还将旅游产业发展与美丽林场建设相结合,确定翠峰林场和江边管护区作为美丽林场建设重点推进单位,对照省级四星级村的建设标准,制定了建设方案及预算。目前,16个林场管护区中有7个单位晋升为“省级生态林场”。
全民创业工程加速实施。出台了全民创业实施意见、重点产业发展方案和2016年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使用办法,以“三种一养”为重点,培育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目前,完成榛子林抚育1万亩、人工种植1万亩,种植沙棘7400亩、蓝莓200亩,养殖食用菌100余万袋、蜜蜂2000余箱、冷水鱼300万尾,采集山野菜42吨。开通了网上销售平台,16个林场全部安装了全民创业数据平台。上半年,全局共有1780名职工参与到全民创业中。同时,林业局还注重加快培育转型支柱产业,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食品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重点支持职工在荒山荒地种植沙棘、榛子、金莲花等对生态保护有益的多年生植物,在立地条件适宜区域发展蜜蜂养殖项目,大力推进集约化经营,努力把加林局打造成林下产品原料基地。
旅游产业全面提档升级。今年,这个局重点打造百泉谷、多布库尔漂流和古里河湿地公园三个景区,将森林康养作为创新驱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体验活动和森林养生项目。研究编制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初步意见和百泉谷(天台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规划的讨论稿。上半年,集中力量建设了天台山景区的“穿越栈道”和“服务中心”的部分设施等项目,完成了天台山景区的初级建设任务。推行旅游产业市场化运行机制,放活景区景点经营权,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对多布库尔漂流景区进行委托经营,鼓励支持景区景点由职工联合体承包经营,自负盈亏,形成旅游资源市场化整合、产业化发展、一体化管理的新格局。围绕生态旅游开展强势宣传,借女子军乐队回国汇报演出开展了百泉谷旅游文化节活动,举办了“相约百泉谷,穿越天台山”徒步大会及百泉谷(天台山)手机风光摄影大赛等项活动。录制了加林局生态旅游风光片,并在深圳文博会和哈洽会上进行了宣传推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介,打出了一张加林局生态旅游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