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站林业局紧紧围绕地区实施“全景兴安、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黄金自驾区位、驿站民族文化和林业产业三大优势,突出“林区+旅游”的发展模式,围绕“一核、两廊、四区”发展格局,以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承载,依托历史、地缘、生态等优势资源,以打造软环境、提高城镇品位为突破口,精心打造“中国最北灯笼城”“中国最北最大驿站——十八驿站”“中国最北古人类遗址”三张名片,构建自驾服务、文化探秘、生态观光、康养度假、边疆探奇和特种运动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发展体系,叫响“大美兴安·十八驿站”品牌。
这个局围绕驿站旅游抓环境、悬彩旗、挂灯笼、种绿树,街道小区布满十八驿站元素,卫生治理确保无死角,实现小投入,营造大氛围;围绕驿站旅游找景点、搞座谈、安广播、抓宣传,签订文明服务承诺书,创办微信宣传平台,点击量达到百万次,驿站旅游软实力建设得到提升。立足长远高调规划,精心研究适合旅游产业项目,萨吉满盛山建设项目、依沙溪河生态保护漂流体验项目、旧石器时代遗址展览馆建设项目、林业开发建设博物园项目等9个项目,列入2016年~2020年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中,全省90个重大生态旅游产业项目,十八站局就占了10%。聘请北京华汉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景点进行考察,制定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的1个总规和4个详规,围绕“黄金古道”做大旅游品牌,投资6.5万元在东西北三个出口、主要街道悬挂了印有“十八驿站”字样的旅游宣传旗450面。在林业局出口修建特色大红灯笼建筑,全局各单位、临街商户、主要街路、临街楼体和标志性建筑物周围悬挂红灯笼5000多个,林业局居民住户也自发悬挂各式红灯笼400多个,中国最北“灯笼城”已粗具规模。结合生态旅游业打造一场一品牌、一处一特色。在十八站管护区开发综合种养基地、在白银纳管护区开发柳编产品、在查班河开发萨吉满盛山旅游项目、在小根河管护区利用林间剩余物开发地被植物旅游纪念品、在十九站管护区开发依沙溪河漂流项目等。2015年6月,通过多方协调,共同努力,与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达成了协作意向,签订了成立摄影基地的协议书。2016年5月22日,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摄影基地落户十八站林业局。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干净整洁的环境,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职工的经济收入。麒鸿宾馆过去一天没几个人入住,自从林业局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以来,一到旅游旺季,几乎每天爆满,年收入增加了3万多元。十八站有个餐饮一条街——昌盛街,每到旅游旺季,这里的饭店、旅店和歌舞厅得提前两天预约。多年从事根雕制作的永庆管护区职工申连华开心地说:“去年以来林业局游客增多,使我这里生意火爆,每件根雕作品都能卖上好价钱,年收入提高了2万多元。”
十八站局充分利用地缘、资源、人文优势,大打文化旅游牌,古老的驿站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截至5月末,全局林企总产值完成9051万元;林企增加值完成530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万元;在岗职工工资在原有的基础上普调2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