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载,共建之花别样红
——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与塔河县第五中学共建侧记
巍巍兴安岭上,有这么一所学校,建校4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精神,始终坚持拥军优属;滚滚黑龙江畔,有这么一支部队,始终坚持建设第二故乡,一代代官兵将爱民情怀薪火相传。这个学校就是塔河县第五中学,这支部队就是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
在塔河县第五中学建校40周年的庆典上,有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身着迷彩,飒爽英姿,他们的分列式和武术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他们就是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机动步兵连的官兵。
塔河县第五中学于1974年建校,建校之初就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军事常识的传授和国防意识的培养,每年新生入学都要进行军训。作为当地最大规模的驻军,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就担任起了这项光荣的任务,同时与该学校结成了共建帮扶对子,这一结就是40多年。40多年来,官兵和同学们除了入学军训时的“沙场秋点兵”之外,“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都会一起组织晚会,清明节一起祭扫烈士陵园,雷锋月一起学雷锋……
1996年,年仅33岁的李培艳成为了塔河县第五中学的校长,她当上校长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全力为驻地部队官兵的子女上学提供便利条件,先是免去了择校赞助费,紧接着又让官兵子女可以优先选择班级,之后又专门为官兵子女建立了成长档案……每当官兵们提出感谢时,李校长总是说:“不用谢我,你们为了保家卫国已经奉献得够多了,力所能及地解决一点你们的后顾之忧,我觉得很荣幸。”
对部队官兵的子女,李校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说起他们的成长历程更是如数家珍:“郭璐瑶是团里郭金库的儿子,2004年来的我们学校,当时他差了12分上重点班,我们专门开了个例会,研究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让他进了重点班,初二的时候还让他进了校乐队担任小号手,他毕业的时候全校排名30多,进步了80多名。”“贾宇霄是团里贾宏利家孩子,他2012年刚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因为刚到新环境比较认生,不太爱说话,我们专门给他建立了成长档案,引导他展示自己的才艺,书法绘画、演讲朗诵、滑冰滑雪、手工制作、厨艺展示,都有他身影,毕业时已经是我们学校的小明星了……”在李校长的不懈努力下,20年间20多名官兵子女在塔河五中就读。
塔河五中和李校长在支持官兵训练上更是不遗余力。2014年12月,机动步兵连的官兵要参加省军区组织的滑雪比武,却找不到足够大的场地用来训练,连长王东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李校长,李校长二话没说就同意了,不仅把滑雪台和操场让部队使用,还专门腾出房间,让官兵在里面歇脚取暖,还让食堂每天为官兵提供一桶姜汤取暖。终于,机动步兵连的官兵们在比武中发挥出色,取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民拥军,军更爱民。在双拥共建期间,边防团每年开学都为学校图书馆赠送书籍和文体用品,组织官兵为贫困学生捐款,每名团常委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在每年提供500元学杂费的基础上,还要每学期参加一次家长会,每季度进行一次家访。自2010年有记录以来,这个团共捐赠图书800余本,各种文具和文体器材价值16000多元,资助25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为培养学生们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精神,每年开学边防团都要组织新生军训并到一线连队体验生活,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有了很大的提升。
风雨如磐,人民子弟兵对人民的爱镌刻在神圣界碑上;岁月如歌,人民群众对“最可爱的人”的情在白山黑水间回响。这样的情让人悠然神往,这样的爱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