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转型发展大文章 ——塔河县加快转型发展纪实 □朱景荣见习记者张加兴本报记者邱贺岩张代数
停伐后,林区人始终在转型的路上探索着、奋斗着。
无论是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林区人而言,转型之路的重中之重体现在产业的转型上。
如何转型?是摆在全区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记者一行深入塔河县,在这里看到党政一心,破除死规矩、用活不动产,因时而变、变中求进,转型效果明显。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97亿元,同比增长5.9%,1~8月份,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8051.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4185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7203元,增长9%。依靠创新引领,塔河县闯出一条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
创新引领产业项目龙头劲舞
要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加快林下经济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省委书记王宪魁在我区调研时的讲话,成为了林区转型发展的金玉良言。
走进塔河县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厂房内,一条条先进的流水线、一件件优质的产品都在诉说转型的故事。
以市场为中心,以科技攻关为手段,抓质量、做精品、提效益、强品牌是超越公司决胜市场的法宝。公司经理袁雅娟介绍,野生蓝莓售价25元每斤,但经深加工后,以蓝莓和木耳为原材料生产的卫视胶囊、蓝莓酵素、花青素等保健性产品市值可增加数倍。而这全得益于公司所拥有的世界领先的瑞士进口浓缩生产线和全国唯一蓝莓健字号口服液的生产线。公司现已研发出八大类、四十多个品种的产品。先后安置下岗职工和城镇居民230人就业,拉动林区上万人增收致富。
在做强做大产业项目这条路上,塔河县越走越远。相继建设了蓝莓保护繁育种植加工、食用菌养殖加工等产业项目。坚持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搭桥铺路”,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建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林下经济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及盘古种养基地;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永安建设现代农业果蔬示范园区,打造出一处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农业旅游基地。投入1.28亿元建成占地276公顷的对俄贸易产业园区,采取减免税收、厂房配套等措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呼玛河酒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成为大兴安岭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经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现在全县森林食品、生态旅游等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28万人。
互联网+智能开启崭新篇章
伴着主播清脆的解说话语,摄像头另一面的顾客正在远隔万里的海南,通过视频端详自己在塔河互联网创业园内所选购灵芝的长势。
在网站平台上下个订单,所选购的灵芝、木耳、猴头等产品直接送到家;每天通过网络面对面向顾客讲解产品功效;产品要对外销售,敲几下键盘就有经销商主动联系……“互联网+营销”,为塔河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变化。
众所周知,我区的蓝莓等产品是公认的天然无污染。但仍面对卖不掉、价不高、供不上等问题,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成产品优势,再将产品优势转变成客户需求,是亟待解决的。省委书记王宪魁在我区调研时强调,要围绕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围绕自身优势,塔河县做起了文章。记者在塔河互联网创业园内看到,电商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物联网营销平台,为客户服务,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产品溯源、消费体验,参与生产的管理、监督等过程跟踪,充分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知情权,打开了产品市场。
塔河绿色产业办副主任姜开庆向记者介绍,经县政府支持,创业园安装了物联网可视系统,顾客可通过网络对创业园内北药、食用菌在内的200多种产品要求真人实物讲解,并可对灵芝、猴头等生长情况进行产品溯源。经过溯源的产品价值倍增,拿灵芝为例,干品松杉灵芝市场价280元一斤,可溯源松杉灵芝单株就价值400元。
在“互联网+营销”带动下,塔河县消费正在悄然转型,居民也切实享受到了高效、快捷、方便和低成本的智慧生活。截至目前,塔河互联网创业园入驻电商56家,建有可追溯大棚10个。全县电商平台累计销售6.7万单,销售额1352万元。
帮扶有力筑牢转型发展根基
接续产业是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转型成效。地委书记贾玉梅多次强调,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找准症结,抓住关键,全面优化转型发展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塔河县不断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对本土企业因企施策、梯次扶持,为经济转型营造安全稳定、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姜开庆告诉记者,塔河互联网创业园场址原本是工商等单位办公楼,后因改革需要搬离了原址,然而腾空的办公楼并没有被闲置,而是无偿提供给企业用作创业。无独有偶,原造纸厂、林机厂厂房采取先免费后出让方式提供给超越公司和富来森公司使用,将第三小学和原总队中医院房舍出售给山源公司,并帮助绿野公司新建厂房及生产车间。
没原料、少技术、缺资金是企业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塔河县主动帮助企业搬除这些“绊脚石”。在原料供给方面,每年为超越、绿野等企业输送野生浆果600余吨,为富来森生物质能源公司提供剩余物5万立方米。在资金方面,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500万元、抵押周转资金1000万元。在技术方面,帮助富来森公司申报技改项目资金837万元,累计发电1627万千瓦时、生产活性炭5248吨。不断加大办公场所清查整合力度,近几年来,盘活闲置资产4000余万元,每年节省水电等费用120余万元。建成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吸纳15个部门135项审批事项,对土地审批、房产登记、公司注册等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让企业不花冤枉钱、不跑冤枉路。同时,专门召开2次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30余个,依法依规惩处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员20余人,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