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转型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新林区新林镇党委针对党员干部身份的不同,将全体党员分为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党员干部、技能党员干部、在职党员干部四类党员活动主体,构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开展“结对帮扶”,构建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党员领导干部通过上门走访、帮贫解困等方式,同困难群众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在学雷锋纪念日、党的生日、国庆节等重要节点,领导干部都主动上门走访,做到“登门入户看一看,生活情况聊一聊,社情民意访一访,党的政策谈一谈,困难之处帮一帮”。普通机关党员干部以党小组为单位联系困难群众,开展以“手拉手,心连心”为主题的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今年以来,镇领导和机关党员共走访联系户76户,联系群众300余人次,为3户家庭联系小额贷款,为各类种养业户送科技、送服务、送信息200余人次,组织人力物力为木耳养殖户平整场地2000余平方米,为蔬菜种植户铺垫道路1000延长米,为食用菌养殖户清理废旧菌袋30车、10余万袋,解决困难家庭就业就学就医等困难和问题70余件。
推行“问需送暖”,构建社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党员为主体,拓展服务领域,细化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的亲情式服务,实现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无缝化、服务群众的经常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制度化。今年6月,社区居民反映,其所居住的楼下商户经常在早晚期间使用扩音设备传递商业信息或产品广告,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休息。社区组织法律服务党员志愿者以法治宣传和送法进家庭、进商铺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治安管理条例》和诚信守法经营道德知识,解决了辖区内商户噪音扰民的问题。针对社区内“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及残疾人家庭的特殊服务需要,社区组织医疗卫生党员志愿者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同时还组织社区党员利用空余时间陪老人聊天、读报、讲解时政要闻等,愉悦老人的身心。截至目前,共为居民解决楼道卫生保洁、污水井盖破损、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等问题210余件,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
紧扣“兴业富民”,构建党员技能人才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以产业为纽带,以党员技能人才为核心,以支部+协会为载体,支部的每名党员都负责联系一户群众,在观念上引导、在实践上带动、在生产上服务,构建起“组织与产业对接、服务与发展同步”的党组织服务经济新格局。党员致富带头人赵善民从事电商5年来,熟练掌握电商发展的关键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帮助他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党组织通过整合技术、信息、场地等资源,将镇内40多户电商微商重新整合,建成了标准化电商微商网络销售基地,将单枪匹马的零散业户,连接为具有抗风险能力的产业发展共同体,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细化“设岗定责”,构建在职党员岗下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实行在职党员双岗双管双责责任制,在职党员工作时间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作用,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管理与监督;工作时间以外,岗下在职党员与所驻社区党小组对接,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特长,分别认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环境保护等不同岗位,参加“认岗定责、承诺履职”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使在职党员在工作岗位上“活”起来,在服务群众中“动”起来,有效解决了在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缺乏平台、不知道“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