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技术人员正在为50号线395林班作业点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 董秉峰摄
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以来,呼中区把营林抚育作为生态建设的核心,把森林抚育经营作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标准化作业、规范化管理,突出营林专业队伍建设,狠抓生产作业质量,森林数量增长和提质增效同步推进,使营林抚育项目美了生态。
胥洪利原是碧水贮木场的造材锯手,从事木材生产工作已经20余年,转产以后,他从事起了营林抚育工作。因施业区距离驻地较远,为了节约时间,胥洪利作业组就每天自己带着干粮进山,中午吃一口冷饭后继续作业,使抚育进度稳步推进。
为保证和改善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这个区加大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力度,统一制式喷绘各项规章制度图版并上墙,在各生产作业点搭建临时厕所,对主伐生产宿营车进行维修并转入营林驻点使用。先后投入230余万元购置了安全帽、手套、生产指挥车、钢架结构帐篷、割灌机、油锯设备等物资投入生产一线。推进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及卫星电视等设备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在森林抚育生产作业前期,各林场为减轻职工负担,对作业组进行预付油料、免费提供车辆建撤点等政策扶持,全面改善了职工生产作业条件。职工们高兴地说:“以前住帐篷上面热的盖不住被,身下却冰凉,现在好了,经过改造,这里的条件不比家里差!”如今,这个区基本实现了全部营林生产作业组的改造升级。
为确保营林生产质量,这个区严格执行产前指导、产中检查和产后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保证了生产进度和质量。同时,按照营林生产作业规程,今年先后举办了营林抚育大比武、营造林大比武,提高各单位职工业务水平,并通过集中办班、以检代训、以会代训等形式进行培训,先后举办了中幼林抚育生产技术培训班和安全生产培训班,组织生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集中学习和开展现地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熟练程度。这个区还抽调科级干部成立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各作业组严格按照技术规程作业,做到场地清理不留死角。 今年,这个区森林抚育计划32万亩、追加非天保区计划8.2万亩,累计达到了40.2万亩。为将营林生产这项工作做实做细,这个区按照“保生态、惠民生、促发展”的目标,生产作业期间质检工作人员深入场地,结合产中检查、技术指导及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作业人员实名核查,对非林业职工作业一律进行取缔;验收合格后,由区纪委、劳动局、营林管理处人员组成工作组,现场监督工资实名支付。通过一系列工作,杜绝了外委生产,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利益,为职工转岗就业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