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托起致富梦
——记韩家园局精准扶贫工作 □朱景荣见习记者张加兴本报记者黄野张代数
韩家园林业局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创新扶贫模式,带领当地群众逐步走上致富路。记者一行在韩家园林业局深切感受到这里悄然发生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在韩林场224林班的扶贫林,赵文华正准备开始今天的清林任务,她告诉记者:“我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失聪了,另一个正在读大学,我丈夫还没有固定收入,家里条件十分窘迫。韩家园林业局为帮扶我们这些贫困职工,今年10月份安排我们这些贫困职工上山参与营林生产,为我们进行了营林安全生产培训,无偿提供帐篷、被褥、电视、太阳能板、割灌机、油锯等设备,统一规范制作条幅、标语、制度等。完成清林任务后,大概可以增收7000元左右。”随后记者了解到韩家园林业局在营林任务中拨出20%作为专项扶贫林,安排92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家属进行政策帮扶,平均每户分担200亩清林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和讲话中反复强调“精准”的重要性:“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今年4月份以来,韩家园林业局多次入户走访调查,通过审核复查、召开座谈会、进行公示公告、开展数据录入等多种方式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又成立了以副处级防火包片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推进组,抽调相关人员集中半个月时间,采取拉网式排查、过滤式清理的方式,对申报的贫困户逐一进行二次核查,纠偏补漏,通过走访、回头看等形式,清除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6户。同时,按照要求,做到了一户一张联系卡、一户一套措施、一户一个档案盒,组织专人实事求是地把贫困对象各项信息资料录入电脑,建立了内容详实的基础材料和电子档案,累计采集和登记11大类100余卷档案,切实做到局场两级贫困户有册、有卡、有簿、有电子档案和影像档案,确保扶贫工作档案齐全、数据准确。最后确定了符合脱贫标准的城镇困难居民273户,符合脱贫标准的林业困难职工95户,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中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 韩家园林业局通过创新扶贫模式使贫困职工增收的同时,也减轻了营林工作压力,做到了营林、扶贫两不误。他们严格施策,规范执行,使扶贫政策精准到户到人,做到谁贫困就扶谁,提高了扶贫资源的“含金量”,把政策的“雨露”洒给真正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