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阿木尔林业局严格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采取建立机制、就业送岗、产业扶贫等方式,精准发力“摘穷帽”“拔穷根”。2016年,脱贫56户,完成总任务的44%。
面对面结队往前走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准病症,对症下药。这个林业局按照“领导干部和贫困户1+1”的工作机制,把脱贫目标任务按户、按人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具体人头,与贫困户结对子,敞开心扉交朋友,具体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具体措施,帮助贫困户走出低谷,提升贫困职工幸福指数。
为取得帮扶实效,防止走形式、走过场情况的发生,这个林业局把“减少贫困人口,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贫困户生产生活水平”作为考核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采取随机抽查、抽样调查、现场督查等方式,每两个月全局一通报,每半年一总结,进一步推动了扶贫脱贫工作有序开展。
昔日,贫困职工金海燕住在出租房里,如今在帮扶人范学利、顾立功的帮助下,住进了新平房,还申请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金,找到了在彩票站打工的新工作,生活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林业局扶贫办主任朱世星说:“林业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把党的政策送到了职工家中,切实让百姓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截至目前,全局处级领导14人、科级干部236人,与128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累计帮扶对接200余次。
心贴心迈上致富路
如何使脱贫攻坚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由“给钱给物”向“帮助上项目、建项目”转变?这个局结合全民创业工程,出台了10余项优惠政策,鼓励贫困职工发展黑木耳、灵芝、冷水鱼、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项目,引导开办小商店、小旅店、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产业,有效增强自身“造血”机能,彻底拔掉“穷根子”,实现增收致富。
困难职工梁少杰在帮扶人张立杰、齐荣军的协调下,2016年与食用菌养殖大户赖迎春结成帮扶对子。由赖迎春提供技术指导,梁少杰养殖黑木耳5000袋,解决了杂菌多、产量低、成本高等技术难题,张立杰还为其垫付了近3000元抵押金,入股承包林下资源沟系,当年实现收益8000余元。
贫困职工胡建成患腿疾,干不了体力活,他没有因此自暴自弃,而是看准了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商机,在2014年开办起了“百姓饺子馆”。2016年夏天,他的小吃部最多一个月收入3000余元。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方。阿木尔林业局正以“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持续发力,砥砺前行奔小康,使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手拉手真诚助脱贫
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个林业局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岗位开发结合起来,将有劳动能力但缺少经营能力的贫困职工,纳入分流计划,优先安置到资源管护、营林生产、森林防火、社会事业用工等岗位就业,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贫困职工李义患有冠心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无工作。在帮扶人赵振君、刘金泊的帮助下,夫妇俩当上了临时管护员。冬季,妻子还可以到营林作业组当炊事员。李义高兴地说:“原来每天为日常生活而发愁,现在每天为改善生活而忙碌,我已经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曙光。”
岗位开发,是这个局摘掉贫困职工“穷帽子”的重要举措之一。林业局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把一次性安置人员、职工家属安置到公共卫生保洁、森林资源管护上来。2016年,开发公益性岗位92个,安置社会性人员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