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检察分院把每一件案件办成铁案
提高公诉水平 严格办案制度
本报讯(吴迪 记者曹伟)地区检察分院公诉部门深入学习聂树斌案改判无罪的典型案例,吸取经验教训,着力加强全区公诉干警风险预警意识,加强案件无罪风险研判,努力提高案件风险预警性,确保公诉案件质量。
强化证据审查,狠抓办案质量。地区检察分院要求办案人员在承办案件时,紧紧围绕出庭公诉和法院判决的证据要求,着力加强证据的证明力,在补充强化证据上下功夫,坚持做到注重联系配合,对非法证据坚决排除。对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避免“带病”起诉,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坚持严格把关,杜绝冤假错案发生。公诉案件的承办人要与侦查干警加强沟通协调,抓住证据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补证查证,合理有效地强化证据链,不为出庭留下缺口和隐患。对于少数没有充分证据证实的犯罪事实,坚决不予认定,以确保所认定的每一项犯罪事实均有确凿充分的证据予以证实,避免诉讼风险。
强化庭审意识,提高公诉水平。地区检察分院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法治理念,重视庭前对证据、程序的全面审查,做好庭前预测和庭审预案,坚持实体与程序并举,加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保审查起诉的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注重依靠现代化技术手段,解决被告人当庭翻供问题,确保公诉有力。在全区公诉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使年轻干警尽快掌握公诉技巧,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定期组织学习各类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公诉水平。同时,确定每周五下午为学习日,开展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从分管检察长到干警轮流担任主讲人,根据实际确定学习主题,通过模拟庭审、PPT演示等方式,提升干警理论知识、法律适用和庭审技巧。以聂树斌案改判无罪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组织全区公诉部门就“如何防止冤假错案”进行研讨,提高干警风险预警意识。
强化提前介入意识,注重引导侦查。检察机关加强与侦查机关协作,对部分自侦案件,公诉部门参与案件线索的分析评估,以起诉的标准固定搜集证据,防止取证丧失时机。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前,公诉干警对部分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对可能影响案件质量的有关证据问题,及时提出意见,积极引导补充侦查工作。对重大复杂敏感案件,指派业务骨干第一时间介入现场勘查、介入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提出对侦查取证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案情分析会、补充侦查等形式,补强证据体系,从源头上保证案件质量。 强化责任意识,严格办案制度。地区检察分院对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确定由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办案干警担任公诉人,必要时组成公诉团队,以确保公诉有力。如在办理“3·18”毒品案等案件时,检察机关组成公诉团队开展诉讼。严格执行办案制度,依法提讯(讯问)犯罪嫌疑人,认真听取和核实其辩解理由,认真听取被害人及其委托人的意见,高度重视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提出的无罪证据和无罪辩解理由,并及时依法核实。此外,积极开展案件评查活动,对办理案件以“各院自查——交叉评查——分院复查”进行全面评价,倒逼干警规范司法行为,提升业务水平,确保案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