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董秉峰)呼中区认真贯彻地区“两会”精神,围绕“保生态、优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工作目标,力争在生态建设、改革管理、产业调整、创业扶贫、民生改善、党建工作上取得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继续加强森林资源管育工作,完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阿木尔方向检查站建设,全面落实、落靠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加强林地管理,从严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全面巩固停伐成果。严格执行营林生产三级联检验收制度,科学安排森林抚育、补植补造、人工更新造林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全年营林生产任务。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做好种质资源项目、红毛柳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呼玛河源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确保年内通过国家验收。
坚持以改革管理为先,不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做好“区改县”前期基础工作。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加强财政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巩固“三清一建立”成果,加大对吃空饷、不符合医保核销条件人员的清理力度,巩固对“不符合企业缴纳养老保险条件人员”的清理成果。盘活用好存量资产,继续开展资产清查,依法依规处置资产,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坚持以产业调整为要,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依托“最高、最冷”的独有资源,谋划“原始森林观光游、野外登山穿越游、人类古迹文化游、休闲养生度假游、最冷小镇体验游”四季生态旅游项目。稳步发展水经济和绿色矿业,按照“把好资源做成好产品”的理念,扎实发展森林生态食品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业。引导扶持发展文化产业,不断赋予呼中新的文化内涵。探索发展森林碳汇业,尽快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以创业扶贫为重,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实施产业脱贫,完善基地功能,搭建创业平台。实施教育脱贫,适时组织开展免费创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一户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一项致富本领,带头致富。实施救助脱贫,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临时救助或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
坚持以民生改善为本,实施十大工程,全面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打造“中国最冷小镇”旅游名镇。实施教育教学提档升级工程,改善教育教学水平。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丰富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实施城镇安居保障工程,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供热供水安全工程,解决备用热源不足、老楼管网老化等问题。实施防洪堤坝加固工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实施交通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提供安全出行环境。实施平安创建工程,全力打造平安呼中。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抓好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宣传思想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