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办税服务厅 ——呼玛县国、地税部门优化纳税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张代数
在呼玛县,有一辆印有“学雷锋号”的机动车经常驰骋在服务纳税人的路上,车内穿着税务制服的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忙碌,旁边的打印机不停地吱吱运转。有了这台“学雷锋号”,当地纳税人不用出门便可办理税收业务。
记者了解到,这辆车是呼玛县国税局、地税局专门为纳税大户、偏远纳税户和特殊纳税人提供服务的流动办税服务车,它的开通,是呼玛县国税、地税联手打造“一家亲”服务,开启国地税深度合作的一个创新举措。
2016年,呼玛县国、地税双方在深化合作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拓宽合作项目,携手打造便民办税“综合体”。工作人员走企业、进厂矿,着力解决纳税人需求。纳税服务车开通后,工作人员就可以上门为纳税人提供发票领购、税务咨询、纳税证明等业务服务了。
周到服务 令纳税人直呼没想到
在纳税服务车上,十八站欧浦煤矿的刘总经理说:“没想到赶上十一长假也能正常办税收业务,一个电话,国税局、地税局的领导就带领办税人员为我们提供上门服务,真是帮了大忙了。”
原来,在去年十一长假前,呼玛县国税局、地税局就联合向全县纳税人发送了“无节假日上门服务”的提醒短信,告知纳税人节假日全天候服务电话。由于冬季煤炭需求大,煤矿业务十分繁忙,外地客户又急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刘总经理拨通了联系电话,县国、地税双方领导非常重视,决定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启动12366纳税服务车提供上门服务。他们驱车150多公里来到煤矿,经过双方工作人员2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共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0多份,货款100余万元。刘总经理感慨道:“县国、地税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服务那是没得说。纳税服务车真是一台贴心车啊。”
敬业值守 感人画面反复上演
“下这么大雪你们还过来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韩局财务科科长王金东对冒雪前来提供服务的县国、地税工作人员说。这只是发生在纳税服务车前感人画面的一个缩影。
2016年11月24日,呼玛县国、地税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行7人,再次踏上崎岖不平的盘山路,顶着鹅毛大雪,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开着纳税服务车行驶200余公里来到韩局,为纳税人提供上门服务,现场为他们解答、辅导“营改增”棚户区改造发票开具和纳税问题。从开通纳税服务车上门服务以来,纳税服务车每月固定往返地域较远、交通不便的地区为纳税人办理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办税,实现了便民服务常态化。纳税服务车一车多能,功能不断健全,逐渐成为“车轮上”的流动办税服务厅。
事无巨细 小事情体现真服务
在呼玛县白银纳乡,有一对夫妻经营旅店生意,因讲诚信、价格公道,生意一直不错。但因为平时工作太忙,加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对政策了解不到位,发票已经用完了很长时间却不知道具体应该向哪家税务局领购发票,于是发生了因不给旅客开发票而被投诉的事件。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呼玛县国、地税工作人员耐心向旅店老板宣传税收政策,并启动纳税服务车将发票送上门。同时,成立县国、地税纳税辅导组,驱车赶赴白银纳乡,对辖区内所有旅店进行了专题辅导,承诺今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只需打个电话,纳税服务车就会送服务上门。 据统计,2016年,呼玛县国、地税部门累计出动纳税服务车38次,为纳税人专题辅导21次,办理各类涉税事项89件,深受纳税人好评。车轮滚滚,纳税服务车承载着国、地税深度合作的美好愿景,正行驶在解决纳税人办税最后一公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