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松岭林业局大扬气林场冬季不“猫冬” 冰雪做文章
时间 :2017-02-06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冬季不“猫冬”冰雪做文章

  ——松岭林业局大扬气林场加快转型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博宇

  近日,在松岭林业局大扬气林场,一群曾经用惯了油锯、斧子、搬钩的林业职工,拿起了电锯、冰铲、冰夹,用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块,堆砌雕琢出屏风墙、聚宝盆、宝鼎、雄鸡、滑梯等冰灯建筑作品,演绎了从林业产业工人向冰雪文化产业工人的华丽变身。

  去年入冬以来,这个林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讲话精神,主动向冰天雪地要效益,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天地。他们注意到近年来国内“冰雪经济”发展迅猛,仅2016年元旦前后就有很多城市举办了冰雪旅游节,一方面是冰雪市场的不断升温,另一方面却是冰雪建筑队伍的“一队难求”。林场党政班子研究决定,利用本地冬季漫长、冰雪资源丰富的优势,组建一支冰雪建筑队伍,在冬闲时间外出承揽冰建筑业务,为职工致富开辟一条新路径。于是,邀请专业冰灯冰雕技师授课,举办了冰建筑培训班,系统讲解专业工具制作和使用方法,传授冰灯冰雕制作技法。利用柴油发动机改装取冰机械,购置了冰铲等工具,组建了一支50人的冰雪建筑队伍。按照“先打基础、后走出去”的方针,队伍成立后的头一年只在本地制作冰灯冰雕,待队伍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和施工经验后,再走出去承揽冰灯冰雕工程。

  在林场场部大院和对面的广场上,记者看到5座制作完成的冰灯作品,件件光滑剔透,造型各异。工人师傅正在雕刻一座寓意创造美好未来的冰雕鼎,拉线、布点、打磨、雕刻,每一道工序都做得细致认真。他们说,每完成一件作品,林场都给一定的补贴,除工资之外又多了一份收入,特别支持林场的这种做法。林场党委书记杨军介绍说:“这些队员过去都是林业一线工人,工作任劳任怨,特别能吃苦,又肯钻研,是林场转型发展的坚强后盾。林场将积极帮助他们掌握新本领、新技能,守着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据了解,自停伐以来,这个林场积极谋划转型发展新路子,根据蕨菜、蓝莓、榛子等优势山特产的生长习性,通过设卡封山、统一开线的方法,组织职工在成熟期进山采集山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鼓励发展黑木耳、森林猪、笨鸡养殖等创业项目,利用QQ群、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促进销售。聘请专家为养殖户进行技术辅导,组织科技指导员与本地30名种养户进行对接,为创业户提供厂房15处。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开辟自驾游登塔观光项目,建成忍冬、沙棘采摘体验园7处,家庭自助宾馆6家,走出了美丽林场转型发展路。

编辑:左远红
相关新闻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