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十八站林业局深入贯彻落实地区“两会”精神 强化企业管理 增强内生动力
时间 :2017-02-09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
 

  本报讯(记者 张清林)近日,十八站林业局召开2017年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八届六次职工、七届六次会员代表会议,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地区“两会”精神,全面部署2017年各项工作,动员全局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全力推进驿站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再创新业绩。

  突出核心职能,守住森林生态安全这条生命线,保住林业职工的“金饭碗”。2017年,这个局将以落实地区生态文明“十三五”规划为着力点,突出抓好森林资源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重点工作,抓住十八站呼玛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管理的契机,加快完善湿地公园基础设施、规章制度、行政立法等基础工作,巩固生态资源保护成果。以实施管护区、中心护站、家庭管护站三级管护机制为抓手,逐步完善管护网络,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管护覆盖面。通过对生产辅助单位转制、人员转岗,进一步充实管护队伍,强化管护力量。在抓好常规火源管理、扑火队伍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让无人机在日常巡护、林火预警扑救上发挥作用。全面落实生产作业合同制、生产人员实名制、生产任务公示制、局场两级验收制、全员培训制,提高森林抚育质量和营林队伍管理水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研究国家碳汇政策,理解和把握发展森林碳汇内涵,拓宽碳汇经营范畴。

  创新管理思维,增强内生动力与经营水平,守住企业自我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企业人事编制、费用支出、公务用车等各环节,压缩支出、管住成本。重点围绕差旅费、办公经费入手,大力压缩可控支出,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管住成本的前提下,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科学规划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在“广开财源”上下真功夫。向各管护区分别注入30万元自主创业基金,按照“一场一品牌、一场一特色”的要求,力争在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等项目上有新起色;依托十八站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绿色矿业,着力培育“水产业”。力争把“水优势”转化为“水经济”、“水效益”。利用好十八驿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龙栈马场、萨吉满盛山、驿园博物馆、依沙溪河自驾游宿营地等旅游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打造具有十八站特色的林下经济品牌,力争通过品牌拉动,在新兴产业上带动职工全员参与创业增收。 兜住民生“底线”,更加注重民生质量,真正为驿站职工群众做些实事。以创建文明和谐驿站为目标,把实施民生工程与文明城镇建设统一规划,与创建旅游名镇统一部署。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加大局址九条主要道路及周边居民区环境美化、亮化、绿化工作力度,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出城口旅游景观服务点建设,完成街道指示牌安装,为自驾游客提供方便,提升驿站形象,拉动本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进一步完善职工名册、在岗人员、劳动合同签订人员、参险人员、工资支付人员“五统一”制度。全局广大职工群众将以抢抓新机遇、激发新动力、再创新成就为动力,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努力把十八站建设成为幸福秀美的新驿站。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