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要闻
呼中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
时间 :2017-02-14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董秉峰
 

   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 ——2016年呼中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董秉峰

  2016年,呼中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职责,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新闻宣传,提升文明创建水平,繁荣区域文化,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为“最冷小镇”呼中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强化理论武装凝聚全区思想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这个区夯实理论武装基础,创新中心组理论学习模式,去年开展集中学习8次。区委中心组成员在《中国绿色时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理论文章3篇,各级领导干部撰写调研报告300余篇。开展“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转型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查思想、补短板、促转型”专题研讨活动,在电视台开辟了《深入解放思想,加快转型发展》、《书记访谈》活动专栏,播发专栏节目20期、“书记访谈”6期。开展“全民阅读——呼中读书季”全民读书活动,播发读书活动专题新闻5期,推荐好文好书16期,举办演讲比赛活动17场次,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壮大主流舆论铸就跨越发展之魂

  这个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利用各类媒体、互联网平台,借助各项活动的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推介“中国最冷小镇”呼中的对外形象。在哈尔滨举办了“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四季风光国际摄影大赛”颁奖仪式,15家媒体直接播发新闻稿件,40余家大型网站转发。去年,在地级媒体发稿750条,省级以上媒体发稿450条,国家级媒体发稿4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发稿2篇。将“呼中宣传”微信平台更名为“中国最冷小镇”,发布图文信息200余期,重点图文阅读量过万。全年10余家媒体采风团队的100多名编辑记者、艺术家、网络大V走进呼中,使呼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

  建设精神高地引领崇德向善之风

  这个区以“善行呼中,美在大岭”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稳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开展了“全民诚信”主题系列活动,在电视“红黑榜”发布专栏11期。对广场、车站、公园等主要地段200余块户外广告牌进行更新更换,在文化长廊设立了“呼中好人榜”和“十大不文明行为”专栏,在网络文明传播信息平台发表转播正能量微博、博客6万余条。

  此外,这个区还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注册志愿者达到7500多人,志愿服务组织达到20余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多项2800余次,解决实际困难800余个。宏伟镇的“365服务接力活动”被评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如今,在兴安之巅呼中大地上,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增强文化自信奏响文化强区之歌 一年来,这个区以创新精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举办了“最冷小镇杯”十大生态美文评选活动,征集“最冷小镇吉祥物”,创作形象歌曲,制作了5部MTV。开展了“最冷小镇冰雪情”广场文化活动4场,《孙宝山题古物拓片集》被特邀参加全国首届金石拓本题跋精品展。在省图书馆举办中国首届“最冷小镇”——呼中全国高校大学生诗歌文献展及八十年代诗歌史研讨会。黑龙江卫视《回家的路》栏目组在呼中区拍摄播出了专题片《诗与远方》。龙首洞考古工作正式纳入国家考古计划。发掘鲜卑时期至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十层,年代推测为距今约1.4万年,充分证明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地,对确立整个东北亚文化编年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