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区局
“加减乘除”工作法打通“最后一公里”
时间 :2017-02-15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张清林
 

  “加减乘除”工作法打通“最后一公里” ——十八站管护区党总支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纪实

  □刘立国 本报记者张清林

  十八站林业局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党总支把基层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定位为为民服务,帮民解困。在具体工作中,他们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进一步拉近了与职工群众的距离,增进了与职工群众的感情,使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做加法

  真情沟通增“加”干群感情

  为了能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地交流、心贴心地沟通,这个党总支开展了“阳光对话”活动,变“上访”为“下访”。管护区每周一、三、五以早会的形式与职工进行“阳光对话”,班子成员面对面与职工交流,能够解决的,班子成员商量给予解决。对不能解决的,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帮助解决。近两年来,管护区党总支相继为职工李清友解决了重体力退休问题,为4名职工调处了劳动争议,为48名职工群众解除了顾虑和疑难。通过“阳光对话”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

  做减法

  志愿服务为民解难“减”忧

  这个党总支以服务职工为切入点,成立了以全国劳模戚克祥命名、由34人组成的“克祥风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以“献一份爱心、伸一只援手、做一件好事、传一技之长、解一时之难”为服务宗旨,制作了“克祥风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旗和连心卡,将连心卡发到职工群众手里,让职工群众有事可随时拨打电话。焦洪明是十八站管护区的一名工伤职工,因家庭生活极度困难一度想让两个求学的孩子辍学。管护区党总支了解情况后,免费为他提供了1栋大棚,扶持其发展木耳养殖业,并将大棚作为“党员爱心基地”,“克祥风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义务劳动,进行人力帮扶,使其年获利2万余元。几年来,“克祥风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做好事近千件。

  做乘法

  扶持创业实现收入“倍”增

  在全民创业工作中,这个管护区党总支积极为职工创业把脉,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先后成立了林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富康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65”管护外站建起了集生猪养殖、木耳养殖、冷水鱼养殖和沙棘种植为一体的综合养殖场。目前,生猪养殖年出栏2000头,现存栏猪1100头,还尝试散养野猪二代,建成了野猪散养场地1.2万平方米,养殖二代和三代野猪170余头。在局址设立的“65生态猪肉”专卖店,产品供不应求。

  为使职工创业之路更广阔,这个党总支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皆可从事致富项目;转产后从事致富项目的,福利待遇与其他职工一样;对困难职工在部分物资上提供适当帮助;闲置的厂房免费使用;为职工发展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等。目前,这个管护区在“56”支线管护外站养羊600只,在“56”支线、“73”支线和中心管护站3个管护外站养殖蜜蜂120箱;在“17”干线管护外站养家禽500只,林下经济实现了“一站一品”,管护外站职工实现了创业增收。

  做除法

  消“除”民生障碍增加群众福祉

  这个管护区的管护站多处在远山深处,无水、无电,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管护区党总支为每个管护站配备了太阳能发电设备,打了深水井,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管护站的用电难、吃水难问题;管护区扑火队员住宿条件差、扑火装备落后,在党总支的建议下,管护区对扑火队营房进行了维修,实现了集中供暖,并配齐“一袋装”等扑火设备;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管护区新建起了职工活动室,购置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等设施,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党总支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信任。

编辑:左远红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