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北极的浓浓年味儿,感受漠河的独特美景。春节期间,国内大批游人齐聚神州北极。在漠河各大景区景点游客络绎不绝、人头攒动,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仅2017年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了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新高。这是漠河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漠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地委创新发展“六大产业”,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着力营造“两大环境”工作思路,树立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把旅游产业作为漠河经济转型的核心。
建设好各大景区景点
重点推进景区景点建设,对北极村采取“保留、改善、改造”等措施,主要以增加观赏性和体验性的景观、项目为主,保持木刻楞传统民居风格,街巷道铺设石板路;冬季亮化以传统大红灯笼为主,在家庭宾馆、民居的屋檐下、街道两侧悬挂大红灯笼2000余个,组织村民制作冰灯1500余个,游客一进入北极村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气息。
把北红村建成中国最北俄罗斯风情村,开发建设以俄罗斯商品店、咖啡屋、酒吧、面包房为主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按照世界级地质公园标准,开发建设68处新发现漠河石林景点,目前,完成了漠河石林2号、3号、4号石林木栈道和部分道路建设。新开发建设了神龙湾景区,已完成简易管理用房、木栈道等工程,部分已对游客开放。采取保护开发的原则,将引资开发古炮台、古城墙,建设雅克萨纪念馆,争取年内部分景点开工建设。同时,启动采金博物馆、老沟金矿遗址等项目,将开发建设采金文化小镇。
开发好旅游产品
突出抓好冬季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漠河冬季寒冷、雪质纯净、滴水成冰的特点,开展了观赏雪景、雾凇、界江冰河、冰融景观等寒地景观体验,推出最纯净的自然冰雪体验产品。以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为主,开展冰尜、冰壶、冰上保龄球、驯鹿雪橇、堆雪人、打雪仗、雪地拔河等趣味活动,举办了极寒钢管舞挑战赛、冰雪露营挑战赛等比赛,把冷资源做成热经济。加快推进健康养生产品开发,重点在候鸟养老模式上下功夫,围绕张仲景养生院,加大了宣传力度,吸引客人前来养生休闲度假。与上海和佑养老集团、恒联坤养老产业集团等企业签订旅居式养老意向合作协议12份。张仲景养生院成功申报第一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全国仅36家。全年接待候鸟式养老人员1.8万人次。今年将加强与上海乐百年健康产业集团、上海和佑、北京裕创投资公司、美国水星集团等企业对接,逐步将西林吉镇打造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区,将北极镇打造成养老养生综合服务基地。同时,将精心谋划边境旅游产品。依托区位优势,利用俄罗斯黄金、钻石、文化等吸引物体系,谋划建设两地3~5公里免签旅游购物区,开通北极村至伊格纳斯依诺村过境旅游,开辟漠河至赤塔、雅库特国际航线,打造中国最北至世界最北极寒体验线路。
挖掘好旅游文化内涵 围绕民族文化,主打鲜卑文化、鄂伦春文化和萨满文化,在北方民族风情园、北极广场常态化开展文化演出,旅游旺季每天与游客互动演出4场,提升北极村景区文化内涵;宋小濂的《北徼纪游》和袁大化的《漠矿录》两部书是直接描写漠河的珍贵历史书籍,对研究漠河历史,还原历史原貌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事物的名称已经改变,而且在记录或印刷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错误,加上都是文言,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大的障碍。为宣传漠河,让更多的人了解漠河的历史文化,组织人员对宋小濂《北徼纪游》和袁大化《漠矿录》两部专著进行翻译与注释,并对这两部专著进行解读。目前,已完成部分书稿的翻译与注释工作。围绕采金文化,力争出版以著名作家许开祯和本土作家孙喜军创作的长篇小说《热尔图加共和国》。围绕俄罗斯餐饮文化,今年将在3月~7月之间聘请2位俄罗斯厨师,在北极村和国际会议中心制作正宗的俄餐料理,并指导、培训本地及全区重点酒店厨师,开发俄式特色餐饮,把俄罗斯餐饮文化打造成漠河乃至全区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同时,精心谋划了北极光节、冬至文化节、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等节赛活动,举办了圣诞婚礼、《意象漠河》驻场文化演出等活动,全面提升漠河影响力和美誉度,使北极漠河开遍了文化旅游的魅力之花。相信漠河的旅游产业之路将越走越宽广。